大果越桔籽

大果越桔(VACCINIUM MACROCARPON)籽

大果越桔籽
中文名:大果越桔籽
英文名:VACCINIUM MACROCARPON (CRANBERRY) SEED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大果越桔(VACCINIUM MACROCARPON)籽成分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物种

INCI名称: VACCINIUM MACROCARPON (CRANBERRY) SEED

植物学来源: 大果越桔(Vaccinium macrocarpon),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主要分布于北美地区 (依据:USDA植物数据库)

提取工艺与形态

  • 常见形态: 冷压籽油(未精炼)、超临界CO₂提取物、粉末萃取物
  • 关键工艺: 低温压榨保留活性成分,避免多酚氧化 (参考: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5)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防护 通过酚酸类物质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增强细胞内抗氧化酶表达 ★★★☆ (体外+离体皮肤模型证实) 籽油显示比果肉提取物高2-3倍的ORAC值 (Food Chemistry, 2017) 0.5-5% (油相)
抗炎舒缓 抑制COX-2和TNF-α分泌,下调NF-κB信号通路 ★★☆ (体外研究为主) *注:在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模型中显示效果* 1-3%
*宣称:改善皮肤微循环* 推测可能与黄酮类血管调节作用相关 ★ (无直接证据) *注:此宣称缺乏皮肤渗透性和活体研究支持* N/A
详细抗氧化机制研究:

2019年发表于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的研究表明,大果越桔籽提取物(含5%原花青素)在UVB照射的角质形成细胞中:

  • 使SOD活性提升82%
  • 降低MDA水平(脂质过氧化标志物)达67%
  • 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增强细胞抗氧化防御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皮肤相关性
脂肪酸 α-亚麻酸(35-45%)、亚油酸(30-35%)、油酸(15-20%) ω-3/6比例均衡,碘值≈140g I₂/100g 强化皮肤屏障,降低经皮失水 (Dermat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8)
酚类化合物 原花青素A2、表儿茶素、没食子酸 平均分子量500-3000 Da 抗氧化活性是维生素E的50倍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2016)
植物甾醇 β-谷甾醇、豆甾醇 含量约1.2-1.8% 抗炎,降低皮肤敏感反应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配方应用类型

  • 最佳载体: 无水配方(油剂、膏霜)、Pickering乳液
  • pH稳定性: 适应pH 3-8,但碱性环境会加速多酚降解

增效组合

  • 维生素E: 协同抗氧化,再生氧化态多酚
  • 神经酰胺: 脂肪酸互补强化屏障修复
  • *推测:* 透明质酸: 可能提升活性物透皮效率 (需进一步验证)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未稀释籽油可能致敏率<0.3%)(参考:CIR 2017最终报告)
  • 主要风险: 水杨酸衍生物含量(约0.02%),敏感肌需测试

适用禁忌

  • 慎用情况: 坚果过敏史、急性湿疹期
  • 孕妇可用性: 无明确禁忌,但缺乏系统研究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有机线: 常与马鲁拉油、沙棘油配伍
  • 宣称焦点: "超级莓果抗氧化"概念(证据等级中等)

消费者误区

  • *常见夸大宣称:* "瞬间提亮肤色"(实际需持续使用4周以上)
  • 认知盲区: 混淆果肉与籽成分的功效差异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作为富含ω脂肪酸和多酚的复合活性原料,在抗氧化-屏障修复双通路具有明确潜力。

改进方向: 需开展更多:

  • 人体功效临床试验(尤其针对光老化改善)
  • 稳定化技术研究(如微囊化防止多酚降解)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发表的科学研究,不含商业推广内容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