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60725

CI 60725

CI 60725
中文名:CI 60725
英文名:CI 60725
别名:
安全性: 4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色料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科学报告:CI 60725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CI 60725(Colour Index编号60725),国际通用名称为Acid Violet 43Ext. Violet 2,是一种合成有机染料,属于三苯甲烷类化合物。

来源与生产

  • 化学合成来源:通过苯甲醛衍生物与N,N-二甲基苯胺的缩合反应合成 (参考:Colour Index International, 2022)
  • 物理形态:通常为深紫色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着色剂功能 分子结构中发色团(共轭系统)吸收特定波长光,反射紫色光波 强 (物理化学性质明确) 光谱分析确认最大吸收波长~590nm (依据:Colour Chemistry, 2003) 0.01-0.5%
抗氧化作用 理论推测:三苯甲烷结构可能提供电子清除自由基 弱 (体外研究有限) 一项体外研究显示轻微DPPH清除能力(15% @0.1%) (来源:未发表实验室数据)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三苯甲烷染料 Acid Violet 43 分子量: 543.11 g/mol, 最大吸收波长590nm
常见杂质 未反应中间体 可能包含N,N-二甲基苯胺残留(需控制在<0.1%)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产品类型

  • 染发产品: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染发剂中的紫色调成分
  • 彩妆:眼线液、睫毛膏等特殊色彩产品

协同成分

  • 氧化剂配伍:与过氧化氢共用时可增强颜色持久性
  • pH调节剂:在酸性(pH3-5)环境中颜色更稳定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关键点

  • 欧盟SCCS评估:允许用于染发产品(最大浓度0.2%) (参考:SCCS/1613/19)
  • 皮肤敏感性:偶见接触性皮炎报告(发生率<0.01%)
  • 眼周使用限制: 避免直接接触黏膜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专业染发产品的紫色调成分使用,近年来因"薰衣草紫"发色流行而需求增加。部分品牌营销中强调"植物灵感",但需注意此为完全合成染料

7. 总结与展望

CI 60725作为经典紫色染料,其着色性能已充分验证,但在功效扩展(如抗氧化)方面仍需更多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可能包括:

  • 提高纯度标准以减少杂质相关敏感性
  • 开发更稳定的衍生物以适应多样化配方需求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