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根粉
柴胡(BUPLEURUM CHINENSE)根粉

中文名:柴胡根粉
英文名:BUPLEURUM CHINENSE ROOT POWDER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柴胡(BUPLEURUM CHINENSE)根粉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学背景
INCI名称: BUPLEURUM CHINENSE ROOT POWDER
物种来源: 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干燥根,传统东亚药用植物(来源:《中国药典》2020版)。
加工方式与形态
- 典型加工: 根茎清洗→切片→低温干燥→超微粉碎(粒径通常为50-200目)
- 物理特性: 浅棕色至黄褐色粉末,带有特征性草药气味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炎作用 | 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TNF-α、IL-6等促炎因子表达 | ★★★☆ (多项体外及动物研究) | 含柴胡皂苷a/d可降低LPS诱导的炎症反应达40-60% (J Ethnopharmacol 2016) | 0.1-1% (体外等效) |
抗氧化保护 | 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增强抗氧化酶活性 | ★★★ (细胞实验明确) | 柴胡多糖可降低UVB诱导的MDA生成量达35% (Int J Biol Macromol 2018) | 0.5-2% |
屏障修复支持 | 潜在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理论推测) | ★☆ (初步研究) | 体外显示可上调filaggrin表达*注:需更多皮肤模型验证 | 未确定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相关活性 |
---|---|---|---|
三萜皂苷类 | 柴胡皂苷a/d/c (Saikosaponins) | 两亲性结构,pH敏感 | 抗炎、免疫调节主要活性成分 |
多糖类 | 阿拉伯半乳聚糖、果胶多糖 | 水溶性,分子量10-50kDa | 抗氧化、保湿基质 |
挥发油 | β-蒎烯、己酸龙脑酯 | 脂溶性,易挥发 | 渗透增强,轻微抗菌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最佳载体: 水醇体系(皂苷溶解性平衡)
- 典型添加量: 0.5-5% (粉末直接分散)
增效组合
- 抗炎协同: 甘草提取物→皂苷与甘草酸协同抑制COX-2
- 抗氧化网络: 维生素E→再生柴胡酚类抗氧化活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 暂无完整评估 (需注意皂苷类潜在刺激性)
- 敏感肌注意: 高浓度可能引发暂时性温热感
使用禁忌
- 避免配伍: 强碱性体系(pH>9导致皂苷水解)
- 孕妇慎用: 传统医学记载可能有子宫兴奋作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出现于"汉方护肤"概念产品,常与黄芩、当归等组成复方(市场调研显示亚洲地区接受度较高)。
7. 总结与展望
柴胡根粉作为传统药用植物成分,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较好科学基础,但需更多临床级功效验证。未来研究方向建议聚焦:
- 标准化提取物制备工艺
- 皂苷类成分的经皮输送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