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壬内酯

γ-壬内酯

γ-壬内酯
中文名:γ-壬内酯
英文名:GAMMA-NONALACTONE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溶剂, 香料

成分详细分析

γ-壬内酯(γ-Nonalactone)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Gamma-Nonalactone
  • CAS号: 104-61-0
  • 化学式: C9H16O2

天然来源与合成途径

γ-壬内酯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内酯化合物,主要存在于:

  • 植物来源: 椰子、桃子、草莓等水果的挥发油成分 (参考:Flavour and Fragrance Journal, 2003)
  • 合成途径: 工业上通过己醛与丙二酸酯的缩合反应或环状酮的氧化合成 (依据:Organic Synthesis Collective Volume)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香精成分 作为γ-内酯类化合物,通过嗅觉受体激活赋予产品甜香、果香调性 ★★★☆☆ (明确机制) 在0.1-1%浓度范围内可显著提升香气层次感 (依据:Perfumer & Flavorist行业标准)
潜在的皮肤屏障辅助 理论推测其小分子结构可能促进脂质层渗透 ★☆☆☆☆ (初步研究) 体外实验显示可能影响角质层排列 *注: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γ-内酯类 γ-壬内酯 分子量156.22 g/mol,沸点243°C,logP≈2.1

结构特征

五元环内酯结构(γ位酯键),碳链长度C9使其兼具:

  • 亲脂性: 适宜穿透角质层
  • 挥发性: 中等,适合作为中调香精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香水/香氛: 作为中调核心成分占比0.5-2%
  • 护肤品类: 辅助香精成分(通常≤0.1%)

协同成分

  • 香精组合: 与δ-癸内酯、香兰素协同增强奶香调性
  • 功效成分: 理论推测可能与神经酰胺类脂质存在结构互补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浓度≤1% (参考:CIR 2019年评估报告)
  • 潜在风险: 高浓度可能引起敏感肌刺激

适用人群

  • 正常肤质可安全使用
  • 慎用情况: 香料过敏史患者需避免 (依据:临床过敏反应案例报告)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功能性香精应用于:

  • 高端护肤品"自然系"香调打造
  • 注:部分品牌夸大宣传其"护肤功效",缺乏实证

7. 总结与展望

γ-壬内酯作为经典香精成分:

  • 优势: 香气特征明确,安全记录良好
  • 局限: 护肤功效尚未经充分验证
  • 未来方向:需开展其分子皮肤渗透性的机制研究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