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十一内酯
γ-十一内酯

中文名:γ-十一内酯
英文名:GAMMA-UNDECALACTON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溶剂
成分详细分析
γ-十一内酯(γ-Undecalactone)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Gamma-Undecalactone
- CAS号: 104-67-6
- 化学式: C11H20O2
自然来源与工业制备
γ-十一内酯天然存在于桃子、椰子等植物中,具有甜润的果香气息。工业上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制备:
- 化学合成: 十一烯酸与硫酸的环化反应 (参考:Fenaroli's Handbook of Flavor Ingredients, 2010)
- 生物发酵: 利用酵母或细菌代谢路径优化 *注:此方法仍处于实验室阶段*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香料定香剂 | 分子内酯环结构稳定,延缓香气挥发 | 强(多项GC-MS研究证实) | 在0.1-1%浓度可延长香水后调持续时间40%以上 (依据:Journal of Essential Oil Research, 2015) | 0.05-2% |
皮肤屏障修复 | 推测可能通过调节角质层脂质排列 | 极弱(仅体外模型) | *注:此宣称缺乏人体试验证据*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内酯类 | γ-十一内酯(主成分≥98%) | 沸点:297℃/水溶性:0.25g/L(25℃)/logP:3.2 |
可能杂质 | δ-十一内酯异构体 | 含量通常<0.5% (参考:IFRA标准)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领域
- 香水: 后调定香剂(占香精基0.5-3%)
- 乳液/霜剂: 掩味剂(0.01-0.1%)
协同成分
- 香草醛: 增强甜香调性
- 苯甲酸苄酯: 提升溶解性与稳定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理学评估
- 皮肤刺激性: 未稀释时可能引起轻度刺激 (依据:CIR评估报告, 2016)
- 致敏风险: 极低(HRIPT测试阴性)
使用限制
IFRA建议在最终产品中浓度不超过0.04%(面部停留类产品)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 天然宣称: 常被标记为"源自天然"但实际多为合成
- 认知误区: 部分消费者误认其具有保湿功效
7. 总结与展望
γ-十一内酯作为经典香料成分,其定香性能已获充分验证,但功能性皮肤宣称缺乏依据。未来研究方向可能包括:
- 生物制备工艺优化
- 异构体分离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