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10316

CI 10316

CI 10316
中文名:CI 10316
英文名:KI403(1)
别名:
安全性:
1
4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色料

成分详细分析

专业化妆品成分分析报告:CI 10316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通用名

国际命名化妆品原料(INCI)名称:CI 10316 (D&C Red No. 33).

来源与生产

  • 化学类别:偶氮类染料
  • 主要生产方式:通过化学合成获得,属于人工合成着色剂
  • 常见应用领域:主要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着色,特别是唇部产品和面部彩妆 (依据:FDA化妆品色素添加剂清单)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产品着色 作为色素添加剂,通过选择性吸收和反射特定波长光波实现视觉着色效果 高度证实 在化妆品中广泛用作红色着色剂 0.1-1.0% (根据产品类型和所需色度变化)
宣称"改善肤色" 仅通过视觉调整产品外观,无实际皮肤改善作用 无证据支持 纯物理着色效果,无生物学活性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要着色成分 1-(2,4-二甲基-5-磺酸苯基偶氮)-2-萘酚-6-磺酸二钠盐 水溶性红色染料,pH稳定性4-9,光稳定性中等
常见杂质 未反应的起始原料、副产品 需严格控制含量以满足化妆品安全标准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产品类型

  • 唇部产品:唇膏、唇彩、润唇膏等
  • 面部彩妆:腮红、粉底、遮瑕膏等
  • 其他:部分沐浴产品和指甲油

配方协同效应

  • 与珠光剂配合:可以创造更丰富的色彩效果
  • 与油脂类成分配合:提高着色均匀度和持久性
  • 注:CI 10316本身无活性成分协同作用,仅提供着色功能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美国FDA:批准用于外用化妆品,但不得用于眼部区域 (参考:FDA 21 CFR 74.1333)
  • 欧盟EC:允许使用,最大浓度限制为0.5% (依据: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
  • 皮肤敏感性:低刺激性,但偶氮染料可能引起部分人群过敏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
  • 慎用人群:已知对偶氮染料过敏者
  •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眼部;破损皮肤避免使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价格区间:中低端至高端产品均有使用
  • 产品定位:主要用于提供产品色彩而非功能性

消费者认知

  • 正面认知:提供稳定的红色着色效果
  • 负面认知:部分消费者关注其合成染料属性
  • 注:近年来对合成色素健康影响的关注度有所上升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应用总结

  • 功能定位:专业可靠的红色着色剂
  • 安全记录:长期使用历史,安全性良好
  • 局限性:仅提供着色功能,无护肤活性

未来发展趋势

  • 可能面临天然色素替代品的挑战
  • 配方技术改进以提高稳定性和着色均匀度
  • 更严格的杂质控制标准可能出台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