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 乙醇 40-B

SD 乙醇 40-B

SD 乙醇 40-B
中文名:SD 乙醇 40-B
英文名:SD ALCOHOL 40-B
别名:
安全性: 4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溶剂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SD 乙醇 40-B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INCI名称: SD Alcohol 40-B (Specially Denatured Alcohol 40-B)

化学类别: 变性乙醇(酒精)衍生物

来源与制备

  • 原料来源: 通过发酵或石油化工途径生产的乙醇,经美国联邦法规(CFR)规定的40-B配方变性处理 (依据:21 CFR §20.110)
  • 变性剂成分: 含微量叔丁醇(t-butyl alcohol)和溴苯烷铵(Denatonium benzoate)等化合物 (参考:TTB工业手册)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溶剂与促渗剂 破坏角质层脂质结构,增强其他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 强(多项体外/离体研究证实) 浓度≥30%时显著增加亲脂性药物渗透率 (参考:J Control Release. 2017) 5-70%
即时收敛作用 快速蒸发导致皮肤温度下降,暂时性收缩毛孔 中等(短期效果明确,无长期改善证据) 数码显微镜观察显示效果持续≤2小时 (依据: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 2015) 20-50%
"控油调理" 可能通过溶解皮脂实现短期油光减少 弱(缺乏对皮脂腺长期调控证据) *注:此宣称多为厂商营销用语*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配方影响
主要溶剂 乙醇(≥90%) 沸点78.3℃,与水任意比例混溶 决定产品挥发性与肤感
变性剂 叔丁醇(≤5%) 苦味剂,不可食用 不影响外用安全性
微量添加剂 溴苯烷铵(≤0.001%) 极苦化合物 防止误饮,无皮肤活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收敛性化妆水:与金缕梅提取物、薄荷醇等配伍
  • 速干型防晒产品:改善高浓度二氧化钛的延展性
  • 局部治疗制剂:如水杨酸痤疮治疗液的溶剂基底

科学验证的协同组合

  • 与BHA(水杨酸):乙醇促渗可使水杨酸角质溶解效率提升40-60% (依据: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18)
  • 与茶树精油:共同增强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 (参考:Lett Appl Microbiol. 2019)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要点

  • 皮肤屏障影响: 浓度≥30%可能破坏角质层结构,导致TEWL升高 (依据:Br J Dermatol. 2014)
  • 敏感肌禁忌: 玫瑰痤疮、特应性皮炎患者应避免使用
  • CIR评估: 安全浓度≤50% (参考:CIR Final Report 2016)

使用建议

  • 油性健康皮肤: 可短期使用含20-40%产品
  • 后续护理: 必须配合保湿剂(如神经酰胺)修复屏障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行业应用现状

主要作为低成本溶剂用于开架控油产品,专业线逐渐减少使用 (来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3)

消费者误解

  • "酒精-free"营销趋势导致过度恐慌
  • 忽视浓度差异(医用消毒70% vs 化妆品常用10-30%)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共识

SD乙醇40-B是功效明确但双刃剑特性显著的经典成分,需严格根据肤质和使用场景选择

研究方向

  • 开发新型缓释乙醇配方以减少屏障损伤
  • 探索与纳米载体技术的协同应用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