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高铁血红素

羟高铁血红素

羟高铁血红素
中文名:羟高铁血红素
英文名:HEMATIN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羟高铁血红素 (Hemin) 化妆品成分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HEMIN (羟高铁血红素)

化学名: Chloro[7,12-diethenyl-3,8,13,17-tetramethyl-21H,23H-porphine-2,18-dipropanoato(2-)-κN21,κN22,κN23,κN24]铁(III)

CAS号: 16009-13-5

来源与制备

羟高铁血红素是天然血红素(Heme)的氧化形式,主要来源包括:

  • 动物源性: 从牛/猪血红细胞中提取纯化 (工业主流方法)
  • 合成途径: 通过卟啉环与氯化铁(III)反应合成 (实验室制备)
  •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微生物表达重组血红素后氧化

化妆品级羟高铁血红素需经严格纯化去除杂质(如内毒素、病毒),最终形态为深褐色结晶粉末。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防御 激活Nrf2/ARE通路,上调HO-1(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增强内源性抗氧化系统 强(体外/离体) 显著降低UV诱导的ROS达68% (J Invest Dermatol, 2015) 0.001-0.01%
抗炎调节 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TNF-α, IL-6, IL-8等促炎因子表达 中(体外/动物) 在LPS诱导炎症模型中降低炎症标志物40-60% (Exp Dermatol, 2018) 0.005-0.05%
屏障修复 促进丝聚蛋白(FLG)和兜甲蛋白(LOR)表达,增强角质层完整性 中(离体/初步临床) 离体皮肤中增加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35% (Br J Dermatol, 2020) 0.01-0.1%
*光损伤修复* 可能通过激活Nrf2通路减轻光老化损伤 理论推测 体外研究显示减少MMP-1产生,缺乏人体证据 未知
*生发刺激* 厂商宣称激活毛囊干细胞 证据不足 注:仅一项小鼠研究支持,无临床数据 无可靠数据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属性类别 特征描述 技术参数
分子结构 铁(III)-原卟啉IX络合物,中心铁为Fe³⁺高自旋态 分子式: C34H32ClFeN4O4
分子量: 651.96 g/mol
物理性质 深褐色至黑色结晶粉末,具金属光泽 熔点: >300°C(分解)
溶解性: 溶于碱性溶液,难溶于水/乙醇
化学稳定性 对光敏感,强酸/还原环境中铁价态可被还原 pH稳定范围: 7.5-9.0
需避光保存
特征光谱 Soret带吸收峰385nm,Q带540/575nm UV-Vis特征: λmax 385nm (ε≈58,000)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配方应用要点

  • 溶解性挑战: 需使用碱性增溶剂(如氨甲基丙醇)或脂质体包裹
  • pH控制: 最佳pH 8.0-8.5维持铁氧化态稳定
  • 配伍禁忌: 避免与强还原剂(VC)、螯合剂(EDTA)、高浓度金属离子共存

增效组合策略

  • 抗氧化协同:
    • + 维生素E:增强脂质过氧化防护 (协同指数1.8)
    • + 超氧化物歧化酶:靶向清除超氧阴离子
  • 屏障修复协同:
    • + 神经酰胺:共促角质层板层结构重建
    • + 胆固醇:优化脂质比例
  • 抗炎协同:
    • + 红没药醇:双重抑制COX-2/PGE2通路

典型应用产品

  • 高机能精华液(0.005-0.03%)
  • 修复面霜(0.001-0.01%)
  • 头皮精华(0.01-0.05%,宣称生发)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 未收录,但结构类似物Heme Iron获"安全"评级 (CIR, 2014)
  • 致敏性: 极低(动物试验LD50 >2000mg/kg)
  • 光毒性: 无证据显示光敏反应
  • 关键风险: 原料中残留动物蛋白可能致敏,需严格质控

适用人群与禁忌

  • 适用:
    • 敏感性/屏障受损皮肤
    • 氧化应激状态皮肤
  • 慎用:
    • 卟啉症患者(理论风险)
    • 伤口未愈合皮肤
  • 孕妇/哺乳期: 无足够数据,建议避免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高端修复类产品(单价>$80/30ml)
  • "黑科技"成分营销(强调血红素生物活性)
  • 常与"细胞能量""线粒体激活"等概念捆绑

认知现状

  • 正面认知: "强效抗氧化""医美级修复"
  • 误解风险:
    • 与血红蛋白混淆,误认为直接补血
    • 夸大生发功效(缺乏可靠证据)
  • 消费顾虑: 动物来源伦理问题(素食消费者排斥)

代表产品

  • Biossance 血红素夜精华
  • Augustinus Bader 血红素细胞精华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总结

  • 实证功效: 强效抗氧化/抗炎,机制明确,体外证据充分
  • 待验证领域: 光老化修复、生发功效需更多临床研究
  • 配方瓶颈: 溶解稳定性制约应用广度

未来发展方向

  • 递送技术: 开发脂质体/纳米载体提升透皮率
  • 来源创新: 推进植物/微生物合成技术解决伦理问题
  • 临床研究: 需开展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人体功效
  • 联合疗法: 探索与光疗/射频等器械的协同效应

专家建议

羟高铁血红素作为新型生物活性成分,在抗氧化领域具有明确科学价值,但应用时需注意:

  • 选择有透明原料溯源的产品
  • 理性看待"生发""逆龄"等夸大宣称
  • 敏感肌首次使用前需局部测试
  • 优先考虑含协同增效成分的配方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