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果提取物
草莓(FRAGARIA CHILOENSIS)果提取物

中文名:草莓果提取物
英文名:FRAGARIA CHILOENSIS (STRAWBERRY) FRUIT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草莓(FRAGARIA CHILOENSIS)果提取物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物种背景
INCI名称: FRAGARIA CHILOENSIS (STRAWBERRY) FRUIT EXTRACT
植物学来源: 属于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Fragaria chiloensis 原产于南美洲智利,是商业栽培草莓(Fragaria × ananassa)的重要亲本之一。
提取工艺与形态
- 常见提取方式: 水或乙醇/水混合溶剂提取,部分采用低温冷榨技术
- 物理形态: 通常为深红色至棕红色液体,带有特征性果香
- 活性保留: 提取工艺显著影响多酚类化合物稳定性 (参考: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7)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氧化防护 | 清除ROS(如·OH、O₂⁻),上调Nrf2/ARE通路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表达 | 体外及动物模型强证据 | ORAC值达3500 µmol TE/g,显著高于维生素C (依据:Food Chemistry, 2016) | 0.5-2% (w/w) |
抗糖化 | 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形成,阻断蛋白质交联 | 体外研究中等证据 | 对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模型的抑制率达62% (参考: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2018) | 数据不足 |
美白提亮 | 潜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IC₅₀≈28 μg/mL),减少黑色素合成 | 初步体外证据 | *注:尚未在3D皮肤模型或临床研究中验证* | - |
详细抗氧化机制与证据:
草莓提取物中鞣花酸可通过:1) 直接淬灭单线态氧(¹O₂),速率常数kq=7.5×10⁷ M⁻¹s⁻¹;2) 激活Keap1/Nrf2通路,使HO-1表达提升3倍;3) 维持细胞内GSH/GSSG比值 (依据: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5)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相关活性 |
---|---|---|---|
酚酸类 | 鞣花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 | 极性中等,pH 3-5稳定 | 抗氧化、抗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 |
黄酮类 | 槲皮素-3-葡萄糖苷、山柰酚衍生物 | UV敏感,需避光保存 | UVB防护(MPF≈5)、抑制COX-2 |
花青素 | 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 | pH敏感性(红色→蓝色) | 血管强化、抗毛细血管通透性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配方兼容性
- pH适应范围: 3.5-6.0(超出此范围可能导致酚类化合物降解)
- 禁忌配伍: 避免与高浓度铁盐(Fe³⁺)配伍,会产生蓝黑色沉淀
增效组合
- 维生素C衍生物: 再生氧化态酚类,循环利用抗氧化能力
- 透明质酸钠: 花青素可增强HA合成酶(HAS2)表达 (依据: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2019)
- 防晒体系: 补充化学防晒剂的UVA防护短板(尤其320-350nm)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 安全(1-5%用量范围)(参考:CIR 2019最终报告)
- 潜在风险:
- 花青素可能染色浅色皮肤(临时性)
- 对蔷薇科过敏者需谨慎测试
适用肤质
- 最佳适用: 氧化压力型肌肤、初老肌肤
- 慎用情况: 极度敏感肌(建议先作斑贴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该成分在"clean beauty"和"饮食美容(beauty from within)"概念中应用广泛,主要宣传点包括:
- 天然来源抗氧化剂:常对比合成抗氧化剂如BHT
- "抗蓝光"保护:*注:此宣称仅基于有限HEK蓝光模型实验,临床相关性待验证*
- 季节性营销:夏季侧重晒后修复,冬季强调抗糖化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作为多酚复合物来源,在抗氧化领域具有明确优势,但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其抗老及美白宣称。
研发方向: 微囊化技术可解决花青素稳定性问题;与微生物发酵技术结合可能提升生物利用度。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发表文献及行业标准,不替代实际产品安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