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甾醇硬脂酸酯

胆甾醇硬脂酸酯

胆甾醇硬脂酸酯
中文名:胆甾醇硬脂酸酯
英文名:CHOLESTERYL STEARATE
别名:胆固醇硬脂酸酯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乳化剂、柔润剂

成分简介

胆甾醇硬脂酸酯是一种由胆固醇和硬脂酸合成的酯类化合物,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常用作多功能添加剂。它主要作为乳化剂,帮助油性和水性成分均匀混合,防止产品分离;同时作为增稠剂,增加粘度,改善涂抹感;还能稳定乳液结构,延长保质期。此外,它具有润肤特性,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锁住水分,增强皮肤柔软度和光滑感。常...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胆甾醇硬脂酸酯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Cholesteryl Stearate

化学分类与来源

  • 类别:胆固醇酯衍生物(脂质类化合物)
  • 天然来源:动物组织(神经鞘脂)、部分植物油脂 (参考: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1985)
  • 合成方式:胆固醇与硬脂酸通过酯化反应合成 (依据:Organic Synthesis Collective Volume)

物理性质

  • 白色至淡黄色结晶粉末
  • 熔点:~70-80°C
  • 脂溶性,几乎不溶于水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皮肤屏障修复 补充角质层脂质(胆固醇酯类),促进板层小体分泌 ★★★☆ (体外+部分人体研究) 体外实验显示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03) 0.5-2%
乳化稳定剂 作为液晶结构形成剂,增强配方稳定性 ★★★★ (充分证实) 在O/W乳液中可形成α晶型结构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0) 1-5%
抗衰老 理论推测:可能通过屏障修复间接减少皱纹 ★☆☆☆ (理论推测) 缺乏直接证据,需结合其他活性成分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胆固醇酯 胆甾醇硬脂酸酯 分子量:653.09 g/mol,C45H80O2
相关衍生物 胆固醇油酸酯
胆固醇亚油酸酯
不同脂肪酸链影响结晶行为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Lipids, 2007)

分子结构特性

  • 极性头部:胆固醇羟基(亲水性)
  • 非极性尾部:硬脂酸长链(疏水性)
  • 空间构象:平面型刚性结构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膏霜类产品:滋润型面霜(浓度1-3%)
  • 屏障修复制剂:与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组成"生理脂质三元组"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4)
  • 彩妆产品:唇膏、粉底(改善延展性)

典型协同成分

  • 神经酰胺:增强屏障修复效果(最佳摩尔比1:1:1)
  • 植物甾醇:提升液晶结构稳定性
  • 硅油类:改善肤感,减少油腻感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最高浓度5%) (CIR Final Report, 2016)
  • 致痘风险:低( comedogenicity rating 1)
  • 眼刺激:未稀释形式可能引起轻微刺激

适用人群

  • 推荐:干性皮肤、屏障受损皮肤
  • 慎用:对羊毛脂衍生物敏感者(可能含微量残留)
  • 孕妇:无明确禁忌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修复线:常与神经酰胺搭配宣传
  • 药妆产品:针对特应性皮炎辅助护理
  • 彩妆品类:作为"养肤成分"营销

消费者误区

  • "胆固醇=有害":与血液胆固醇混淆
  • 过度期待单一成分效果:需配合完整屏障修复系统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价值

  • 皮肤屏障修复的经典成分
  • 配方稳定性改良剂

研究趋势

  • 纳米载体应用:作为脂质体膜材的潜力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21)
  • 精准比例研究:探索与其它脂质的最佳协同比例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