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仔果提取物

红果仔(EUGENIA UNIFLORA)果提取物

红果仔果提取物
中文名:红果仔果提取物
英文名:EUGENIA UNIFLORA FRUIT EXTRACT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收敛

成分详细分析

红果仔(EUGENIA UNIFLORA)果提取物专业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Eugenia Uniflora Fruit Extract (红果仔果提取物)

植物来源

源自桃金娘科(Myrtaceae)红果仔(Eugenia uniflora L.)的成熟果实,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等地)及部分热带地区 (依据:植物分类学数据库Tropicos)

提取方式

  • 常见方法:水或乙醇/水混合溶剂提取
  • 关键参数:提取物通常标准化为总多酚或特定活性物含量 (参考:工业提取工艺文献)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 清除ROS(如·OH、O2-),激活Nrf2/ARE通路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表达 强(体外+动物模型) DPPH清除率IC50 12-18μg/mL(优于VC);显著降低UVB诱导的皮肤脂质过氧化 (依据:J Agric Food Chem. 2015) 0.5-2%
抗炎 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IL-6、TNF-α分泌;抑制COX-2活性 中等(体外+局部涂抹动物实验) 在TPA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中,1%提取物应用使炎症减轻47% (参考:Fitoterapia 2018) 1-3%
美白淡斑 可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干扰黑色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信号传导 弱(仅体外初步研究) 蘑菇酪氨酸酶抑制率约30%(1mg/mL),但缺乏人体皮肤模型验证 (来源:未发表实验室数据) 未知
抗衰老 厂商宣称可通过刺激胶原合成减少皱纹 极弱 无公开的细胞外基质研究或临床数据支持 未确定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与皮肤相关性
多酚类 鞣花酸、没食子酸、槲皮素 抗氧化主力(平均ORAC值≥800μmol TE/g),兼具抗炎和紫外线保护作用
黄酮类 myricitrin、quercitrin 调节炎症介质(降低PGE2分泌),增强皮肤屏障稳定性
三萜类 ursolic acid、oleanolic acid 抑制MMP-1表达(潜在抗皱),促进角质层成熟
挥发油 β-石竹烯、selinene 贡献提取物香气,可能具有微弱的抗菌活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基体系:爽肤水、精华液(需注意防腐挑战)
  • 乳液/霜:可搭配脂溶性抗氧化剂(如VE)
  • 防晒产品:与物理防晒剂(氧化锌)协同增强UV防护

推荐协同成分

  • 抗氧化增效:阿魏酸(稳定化VC/VE体系)
  • 抗炎协同:红没药醇、泛醇
  • pH适配:在pH 4-6时稳定性最佳,避免与高浓度酸性成分(如果酸)直接混合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数据

  • CIR评估:无已知严重不良反应,但完整评估报告缺失 (注:非CIR优先评估原料)
  • 刺激性:含鞣质可能对破损皮肤有轻微刺激(建议避免用于开放性伤口)
  • 致敏性:极低(无香豆素类光敏物质报告)

适用人群

  • 推荐:抗氧化需求者、轻度炎症性皮肤(如玫瑰痤疮)
  • 谨慎使用:对桃金娘科植物过敏者(交叉过敏可能性理论存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主要宣称:"巴西天然抗氧化秘方"、"热带超级水果"
  • 价格区间:中高端(常与阿萨伊果、卡姆果等组成"热带水果抗氧化复合物")

认知现状

消费者对其认知度低于同类成分(如马鲁拉油),但" exotic fruit "概念在clean beauty市场有上升趋势 (来源:Mintel 2022成分趋势报告)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 已验证:优异的抗氧化/抗炎活性,适合作为辅助活性物
  • 待研究:美白、抗衰老机制需更多人体实验验证

应用前景

可持续原料生物多样性保护趋势下,其野生资源开发需遵循公平贸易原则。未来可能通过细胞培养技术提高标准化提取物的产量 (行业预测:Future Market Insights 2023)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