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波姆 TEA 盐

卡波姆 TEA 盐

卡波姆 TEA 盐
中文名:卡波姆 TEA 盐
英文名:TEA-CARBOMER
别名:卡波姆三乙醇胺盐
安全性:
1
2
功效:黏度控制

成分简介

卡波姆 TEA 盐是卡波姆(一种丙烯酸聚合物)与三乙醇胺(TEA)中和形成的盐类成分,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广泛应用。其主要作用包括:作为增稠剂,增加产品粘度,使乳液、凝胶等更易涂抹;作为稳定剂,防止成分分离或沉淀,确保质地均匀;作为乳化剂,帮助油相和水相结合,形成稳定乳液;同时能改善肤感,提供光滑细腻的...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卡波姆 TEA 盐 (Carbomer TEA Salt) 专业成分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 名称: Carbomer + Triethanolamine (反应产物)

通用名: 卡波姆三乙醇胺盐

化学类别: 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盐

来源与制备

由交联聚丙烯酸聚合物(卡波姆)与有机碱三乙醇胺(TEA)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形成:

  • 卡波姆来源: 丙烯酸单体自由基聚合合成 (依据:聚合物化学合成原理)
  • TEA来源: 环氧乙烷与氨的工业反应产物 (参考:Kirk-Othmer化工百科全书)
  • 形成机制: -COOH + N(CH₂CH₂OH)₃ → -COO⁻ ⁺HN(CH₂CH₂OH)₃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
增稠/流变改性 中和后聚合物链伸展,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增稠水相 ⭐⭐⭐⭐⭐ (充分证实) 0.1-1.0%即可显著提升粘度 (依据:流变学研究) 0.1-1.0%
稳定乳化/悬浮 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包裹颗粒/油滴 ⭐⭐⭐⭐⭐ (充分证实) 有效防止ZnO/TiO₂沉降 (参考:J. Soc. Cosmet. Chem) 0.2-0.8%
肤感改善 形成润滑性薄膜,减少摩擦系数 ⭐⭐⭐ (实验证实) 提升铺展性,降低粘腻感 (依据:离体皮肤摩擦测试) 0.3-0.6%
*促渗透* 理论上可能改变角质层脂质排列 ⭐ (推测性) 体外研究显示有限促渗作用 (注:缺乏人体验证)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功能角色
聚丙烯酸骨架 交联聚(丙烯酸-co-烯丙基季戊四醇) MW: 1-3×10⁶ Da, pH敏感性 提供三维网络结构基础
阳离子抗衡离子 三乙醇胺阳离子 [⁺HN(CH₂CH₂OH)₃] pKa≈7.8, 亲水性 中和羧基,决定溶解性
交联剂残留 烯丙基季戊四醇 (微量) <100 ppm 控制溶胀度和流变特性

关键化学特性:

  • pH依赖性: 最佳粘度范围 pH 6-8,强酸/碱导致粘度崩溃
  • 电解质敏感性: 高离子强度破坏氢键致粘度下降
  • 流变行为: 假塑性流体,剪切变稀特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凝胶基质: 水性/醇凝胶 (0.4-1.2%)
  • 乳液稳定: O/W乳液 (0.2-0.5%)
  • 悬浮体系: 防晒剂/颜料悬浮 (0.3-0.8%)
  • 清洁产品: 透明啫喱洁面 (0.5-1.0%)

增效协同组合:

  • + 羟乙基纤维素: 协同增稠,改善低温稳定性
  • + 甘油/丙二醇: 降低冻结敏感度,提升塑变性
  • + 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 增强电解质耐受性
  • + 泛醇/烟酰胺: 减轻潜在刺激,优化肤感

配伍禁忌: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产生沉淀 (如CTAB)
  • 多价金属离子: 络合导致絮凝 (Ca²⁺, Al³⁺)
  • 强氧化/还原剂: 可能降解聚合物链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 (浓度≤5%) (参考:CIR 2019最终报告)
  • 致敏性: 极低 (无蛋白质结构)
  • 系统毒性: 无经皮吸收证据

潜在风险因素:

  • 未完全中和: 残留酸基可能致刺激 (pH<5)
  • TEA残留: 亚硝胺杂质风险 (需原料管控)
  • 眼部刺激: 高浓度凝胶可能引起短暂不适

适用人群指导:

  • ✔️ 推荐: 油性/混合性皮肤 (清爽凝胶基质)
  • ⚠️ 慎用: 极度敏感肌 (建议先贴肤测试)
  • ❌ 禁忌: 开放性伤口区域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应用现状:

  • 高端市场: 透明精华/凝胶面膜载体
  • 药妆领域: 含活性成分的缓释凝胶
  • 大众产品: 啫喱洁面/防晒霜

消费者认知特点:

  • 正面联想: "透明质地"、"清爽不油腻"
  • 认知误区: 误认为"卡波姆"是刺激性成分 (注:实际刺激多源于未中和酸性形式)
  • 营销宣称: "促进活性成分吸收" (注:此宣称缺乏可靠人体证据)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提供卓越的增稠悬浮功能,实现透明美观配方
  • 赋予产品独特清爽肤感,适合现代轻质剂型需求
  • 安全性记录良好,适用性广泛

技术局限与挑战:

  • 电解质稳定性不足限制其在某些配方中的应用
  • 中和度控制对最终性能影响显著
  • 可持续性争议:丙烯酸原料的石油依赖性

未来发展方向:

  • 生物基卡波姆: 开发可再生碳源合成路径
  • 智能响应系统: 设计pH/温度双敏感变型
  • 功能化修饰: 接枝抗菌/抗氧化基团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