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二醇-30

聚丙二醇-30

聚丙二醇-30
中文名:聚丙二醇-30
英文名:PPG-30
别名:PPG-30
安全性: 1
功效:柔润剂

成分简介

聚丙二醇-30是一种合成聚合物,常见于护肤和化妆品中。它主要作为保湿剂,帮助皮肤锁住水分,缓解干燥;同时作为溶剂,促进其他成分的均匀溶解。此外,它还具有增稠作用,能调整产品质地,使其更易涂抹,并作为乳化剂稳定油水混合物,防止分离。整体上,聚丙二醇-30能改善产品肤感,使皮肤柔软光滑。一般认为是安全的...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聚丙二醇-30 (PPG-30) 专业成分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聚丙二醇-30 (PPG-30)

化学类别:聚醚类高分子聚合物

来源与生产

  • 合成路径:通过环氧丙烷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开环聚合而成,聚合度(n)≈30
  • 原料形态:常温下为无色至淡黄色粘稠液体,具有轻微特征性气味
  • 分子量范围:约1,700-2,000 Da (基于30个丙二醇单元计算)
  • 主要生产商:BASF, Dow Chemical, Clariant 等大型化工企业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溶剂与载体 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溶解非极性成分,形成均质溶液 充分证实 对香精、精油等非极性成分的溶解度比甘油高3-5倍 (J. Soc. Cosmet. Chem, 1995) 1-15%
粘度调节剂 分子链缠结增加体系内摩擦阻力,降低流动性 充分证实 在5%浓度下可使水相粘度提升50-100cP (Cosmetics & Toiletries, 2002) 0.5-8%
辅助保湿剂 羟基基团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网络 中等证据 离体皮肤测试显示TEWL降低12-18% (vs. 空白对照) 3-10%
皮肤屏障修复* 推测通过填充角质层间隙增强屏障完整性 理论推测 无直接人体研究,体外模型显示角质层脂质排列有序性提升 未知

*注:屏障修复宣称缺乏人体临床试验证据支持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特征 化学属性 功能意义
基本结构 HO-[CH(CH3)CH2O]n-H (n≈30) 决定溶解性和流变特性
分子量分布 多分散指数(PDI) 1.05-1.15 影响粘度和低温稳定性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约8-10 (弱亲水性) 兼具水溶性和油溶性
关键官能团 末端羟基(-OH),醚键(-O-) 氢键供体/受体,影响保湿性和配伍性
热稳定性 分解温度 > 250°C 适用于热加工工艺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领域

  • 清洁类产品:沐浴露(3-7%)、洗发水(2-5%)
  • 护肤类产品:精华(1-5%)、乳液(2-8%)、防晒(3-10%)
  • 彩妆类产品:粉底液(4-12%)、卸妆油(5-15%)

协同增效组合

  • 与极性油脂配伍:提升硅油(如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的铺展性
  • 与高分子聚合物协同:增强卡波姆等增稠剂的悬浮稳定性
  • 与多元醇复配:与甘油/丁二醇组成复合保湿体系,降低粘腻感
  • 与表面活性剂协同:降低SLS等阴离子表活的刺激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结论:在≤15%浓度下使用是安全的 (CIR, 2011)
  • 致敏性:临床斑贴试验显示致敏率<0.3% (Dermatitis, 2018)
  • 透皮吸收:分子量>1000Da,角质层渗透率<0.5% (Toxicology Reports, 2020)

适用人群注意事项

  • 敏感肌:建议初始使用浓度≤5%
  • 痤疮肌肤:非致痘性(兔耳试验0/5级)
  • 儿童产品:3岁以上适用,避免用于受损皮肤
  • 孕妇/哺乳期:无系统性风险记录

潜在风险

  • 高浓度(>20%)可能引起暂时性紧绷感
  • 与某些阳离子聚合物可能发生絮凝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应用现状

  • 应用普及率:约68%的乳液类产品含有PPG类成分 (INCI Decoder, 2023)
  • 价格定位:中低价位原料 ($5-8/kg)
  • 宣称策略:多作为"辅助成分"出现在成分表后半段

消费者认知误区

  • "丙二醇衍生物=刺激物":实际致敏性显著低于丙二醇
  • "聚合物=微塑料":水溶性聚合物不构成微塑料污染
  • "合成成分=不安全":严格质量控制下安全性可控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多功能辅助成分:同时实现增溶、粘度调节、铺展促进等功能
  • 配伍性广:兼容各类表面活性剂、油脂及活性成分
  • 成本效益高:单位功效成本低于同类合成聚合物

局限性

  • 保湿效果弱于甘油、透明质酸等经典保湿剂
  • 在高电解质体系中稳定性下降
  • 纯物质粘度高,操作便利性受限

研究前沿

  • 分子量精准控制的嵌段共聚物开发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2)
  • 与植物甾醇复合增强屏障功能的研究
  • 生物发酵法合成PPG的可持续性探索

未来应用方向

  • 无水配方的关键溶剂
  • 防晒产品的均匀成膜助剂
  • 包裹不稳定活性成分的载体介质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