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仁细粉

小麦(TRITICUM VULGARE)仁细粉

小麦仁细粉
中文名:小麦仁细粉
英文名:TRITICUM VULGARE (WHEAT) KERNEL FLOUR
别名:小麦粉、面粉、全麦粉、麦粉
安全性: 1
功效:黏度控制

成分简介

小麦(TRITICUM VULGARE)仁细粉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作为一种天然成分,具有多种作用。在护肤方面,它常用作温和的物理磨砂剂,能有效去除死皮细胞和清洁毛孔,促进皮肤更新,减少黑头和粉刺。其细粉末质地轻柔,适合敏感肌肤,避免过度刺激。此外,小麦仁富含维生素E、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这些营养成分具有...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小麦(TRITICUM VULGARE)仁细粉 - 化妆品成分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定义

TRITICUM VULGARE (WHEAT) BRAN POWDER 指通过精细研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籽粒的麸皮层获得的粉末状物质。主要包含糊粉层、种皮和胚芽残留物。

植物来源特性

  • 物种分类:禾本科小麦属(Poaceae/Triticum
  • 使用部位:籽仁(去除颖壳后的麸皮层)
  • 加工方式:干燥→研磨→分级筛分(粒径通常为10-100μm)
  • 关键产地:欧洲、北美及亚洲温带种植区(品种影响成分差异)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科学依据为重点)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物理性去角质 通过微米级颗粒机械摩擦去除表层老化角质细胞 充分证实 扫描电镜显示角质层鳞片剥脱(体外皮肤模型)(J Cosmet Sci. 2009) 2-10%
吸油控油 多孔纤维素结构物理吸附皮脂 充分证实 体外皮脂吸附率可达自重的150%(Int J Cosmet Sci. 2015) 3-8%
肤质改善 1. 促进角质更新
2. 填充凹陷纹理
中度证据 12周人体试验显示皮肤粗糙度降低18.7%(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 2018) 5-15%
抗氧化 阿魏酸等酚类物质清除自由基 初步证据 体外ORAC值≈800 μmol TE/g(显著低于纯提取物)(Food Chem. 2013) 未知
“营养滋润” 厂商宣称维生素/氨基酸渗透滋养 缺乏证据 大分子水溶性物质难以穿透角质层屏障(厂商宣称需谨慎评估)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与功能
结构性多糖 阿拉伯木聚糖 (70-80%)
β-葡聚糖 (2-4%)
• 微纤维网络提供吸附能力
• 形成物理摩擦颗粒
蛋白质 醇溶蛋白 (5-8%)
谷蛋白 (3-5%)
• 影响粉末水合性
• 潜在致敏源
脂质 甘油三酯
植物甾醇
• 含量低(<5%)
• 无显著护肤功效
酚类物质 阿魏酸
烷基间苯二酚
• 主要存在于糊粉层
• 体外抗氧化活性
微量营养素 B族维生素
锌/铁矿物质
• 浓度极低(<0.1%)
• 无实际生物利用度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剂型

  • 主应用:洁面磨砂膏(物理去角质)
  • 次应用:控油面膜/粉饼(吸油基质)
  • 慎用剂型:驻留型精华(悬浮稳定性差)

协同增效组合

  • 化学去角质剂:水杨酸(加速角质更新)
  • 粘土矿物:高岭土(增强吸油能力)
  • 抗炎剂:红没药醇(缓解摩擦刺激)

配方技术要点

需添加悬浮剂(黄原胶/纤维素胶)防止沉降,避免与阳离子表活配伍(电荷中和导致絮凝)。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使用浓度≤15%)(CIR 2016)
  • 主要风险
    • 物理摩擦损伤(敏感肌/炎症期皮肤)
    • 麸质过敏(乳糜泻患者禁用)(JAMA Dermatol. 2017)

适用人群警示

  • 推荐:油性/耐受性皮肤(每周≤3次)
  • 谨慎:玫瑰痤疮/特应性皮炎(可能加剧屏障损伤)
  • 禁用:确诊麸质过敏人群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宣称趋势:“天然物理去角质”、“植物吸油粒子”
  • 价格区间:中低端($0.5-2/kg 原料成本)
  • 绿色认证:Ecocert/COSMOS天然来源认证

消费者认知偏差

因“小麦胚芽油”功效被过度联想,实际细粉中功能性油脂含量极低(营销常夸大“营养渗透”概念)

监管标注要求

欧盟规定含麸质化妆品需标注“可能含麸质”(EC No 1223/2009)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验证功效:物理去角质与吸油能力明确
  • 性价比优势:天然磨砂替代塑料微珠
  • 局限:生物活性成分难以透皮,宣称需谨慎

研究方向展望

  • 表面改性提升悬浮稳定性
  • 麸质蛋白脱敏处理工艺
  • 与酶解技术联用释放活性物

应用前景

在可持续化妆品趋势下,作为生物基物理去角质剂需求增长,但需警惕过度功能化营销。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