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无患子果提取物

南亚无患子(SAPINDUS EMARGINATUS)果提取物

南亚无患子果提取物
中文名:南亚无患子果提取物
英文名:SAPINDUS EMARGINATUS FRUIT EXTRACT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南亚无患子(SAPINDUS EMARGINATUS)果提取物 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植物学背景

南亚无患子(Sapindus emarginatus)属无患子科乔木,原生于南亚热带地区,果实传统用于阿育吠陀医学及天然清洁剂。

INCI名称与形态

  • 标准INCI: SAPINDUS EMARGINATUS FRUIT EXTRACT
  • 物理形态: 琥珀色至棕色液体或粉末状提取物
  • 提取方式: 水提法(主要)或水醇提取法

传统与现代应用

传统用作天然皂苷来源替代化学表面活性剂,现代应用于"清洁美容"(Clean Beauty)及可持续配方体系。(依据:印度传统医学文献及当代绿色化学研究)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温和清洁 皂苷分子形成胶束包裹油脂,降低表面张力 ★★★★☆
(体外/离体皮肤证实)
临界胶束浓度(CMC) 0.1-0.5mg/mL,清洁力相当于SLES但刺激性低40% 0.5-5%
抗炎舒缓 抑制NF-κB通路及COX-2表达 ★★★☆☆
(体外细胞研究)
1%提取物使TNF-α分泌减少62% (LPS诱导巨噬细胞模型) 0.2-2%
抗氧化防护 清除自由基 & 螯合金属离子 ★★★★☆
(ORAC/DCFH-DA法验证)
ORAC值≈3500 μmol TE/g,优于绿茶提取物 0.1-1%
抗菌控痘* 可能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 ★★☆☆☆
(初步体外证据)
对C.acnes MIC=125μg/mL (琼脂稀释法) 未建立

*注:抗菌控痘宣称需更多人体验证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含量特征 功能贡献
皂苷类 Sapindoside A/B
Mukuroziosides
≈30-45%干重
(HPLC-ELSD测定)
表面活性 · 乳化 · 抗微生物
酚酸类 没食子酸 · 鞣花酸
阿魏酸衍生物
≈15-25%干重 抗氧化 · UV防护 · 抗炎
多糖类 阿拉伯半乳聚糖
鼠李糖复合物
≈10-20%干重 成膜保湿 · 舒缓屏障
微量组分 槲皮素苷 · 脂肪酸 <5% 协同增效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应用产品类型

  • 首选应用: 洁面啫喱 · 洗发水 · 沐浴露(替代SLS)
  • 新兴应用: 抗痘精华 · 舒缓面膜 · 天然防腐体系

增效配伍组合

  • 清洁增效: + 椰油酰基水解蛋白(降低界面张力)
  • 舒缓协同: + 红没药醇(抑制TRPV1受体协同效应)
  • 防腐增强: + 1,2-己二醇(破坏生物膜协同作用)

配方注意事项

pH>5.0时稳定性最佳,避免与高浓度阳离子聚合物配伍(可能导致沉淀)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使用浓度≤5%(基于现有毒理数据)
  • 致敏率: 临床报告<0.3%(斑贴试验n=532)
  • 眼刺激性: 未稀释提取物可能致轻度刺激

适用人群警示

  • 推荐: 油痘肌 · 敏感肌(低浓度)· 生态友好需求者
  • 慎用: 特应性皮炎急性期 · 眼部产品(需严格测试)
  • 孕期: 无致畸报告,但缺乏充分研究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矩阵

  • 核心卖点: "天然来源"(94%消费者认可)· "可持续性"(87%)
  • 价格区间: 高端天然线($40-80/100ml洁面产品)
  • 增长领域: 亚太市场年增长率21%(2021-2025预测)

认知误区修正

"完全无刺激" → 实际仍有0.3%致敏率需标注
"替代化学防腐剂" → 单独使用抑菌力不足,需复配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优势

  • 卓越的天然表面活性与抗氧化性能平衡
  • 通过ISO 16128可认证为天然来源成分
  • 生物降解性>98%(OECD 301D测试)

研究缺口

  • 长效抗炎的人体试验证据不足
  • 控痘功效的临床机制待阐明
  • 标准化提取物活性标记物尚未确立

应用前景

开发微胶囊化皂苷提升稳定性,探索与益生元复配强化屏障修复功能(体外研究显示表皮葡糖神经酰胺合成+19%)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