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鹿蹄草提取物
红花鹿蹄草(PYROLA INCARNATA)提取物
中文名:红花鹿蹄草提取物
英文名:PYROLA INCARNATA EXTRACT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简介
红花鹿蹄草(Pyrola Incarnata)提取物是一种从红花鹿蹄草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成分,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用于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它富含多酚类化合物,能中和自由基,帮助保护皮肤免受环境 stressors 如紫外线和污染的损害,从而延缓皮肤老化迹象如皱纹和色斑。同时,该提取物具有舒缓特性,可减轻...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红花鹿蹄草(PYROLA INCARNATA)提取物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PYROLA INCARNATA EXTRACT
植物来源与特征
- 科属: 鹿蹄草科(Pyrolaceae)鹿蹄草属(Pyrola)
- 分布: 主要分布于东亚温带地区(中国、日本、韩国)(依据:Flora of China数据库)
- 提取部位: 通常采用全草提取(含叶片、茎部)
- 提取工艺: 常见为水/乙醇混合溶剂提取,部分厂商采用超临界CO₂萃取
传统应用历史
在传统中医中用于消炎、止血和皮肤创伤修复(参考:《中华本草》第12卷)。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抗氧化 | 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 | 体外研究明确 | DPPH清除率IC₅₀=38.2μg/mL(依据: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7) | 0.5-2% |
| 抗炎 | 抑制NF-κB通路,降低TNF-α、IL-6表达 | 体外+动物模型 | LPS诱导RAW264.7细胞中NO抑制率达67%(依据:Fitoterapia 2019) | 1-3% |
| 美白淡斑 | 潜在酪氨酸酶抑制作用(需进一步验证) | 初步体外研究 | 蘑菇酪氨酸酶抑制率约25%(10mg/mL)(来源:厂商内部测试报告) | 未确定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生物活性 |
|---|---|---|---|
| 酚苷类 | Pyrolatin、Homopyrolatin | 水溶性,热不稳定 | 主要抗氧化/抗炎成分 |
| 黄酮类 | 槲皮素-3-O-葡萄糖苷 | 乙醇可溶 | 自由基清除,UV防护 |
| 三萜类 | 乌苏酸、齐墩果酸 | 脂溶性 | 抗炎、屏障修复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基体系: 精华液、爽肤水(需注意防腐稳定性)
- 乳化体系: 乳液、面霜(建议添加量≤3%)
- 特殊应用: 晒后修复产品、抗红血丝制剂
增效组合
- 抗氧化协同: 维生素E、阿魏酸
- 抗炎协同: 红没药醇、积雪草苷
- 稳定性保护: 乙基己基甘油、戊二醇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数据
- 急性毒性: LD₅₀>5000mg/kg(大鼠经口)(参考:CIR初步评估)
- 皮肤刺激性: 未稀释提取物可能引起敏感皮肤轻微刺激
- 致敏风险: 现有资料未报告显著致敏性
使用建议
- 推荐浓度: 0.5-2%(水醇提取物)
- 慎用情况: 破损皮肤、孕期(传统医学记载可能有子宫收缩作用)
- 稳定性注意: pH敏感(建议体系pH5-7)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主要应用于"植物系"抗衰老、敏感肌护理产品线
- 常与"东方草药"概念绑定营销
- *注:部分厂商过度强调"稀有性"和"古法传承",需理性看待*
消费者感知
在亚洲市场接受度较高,但普遍认知度低于积雪草、灵芝等传统成分。
7. 总结与展望
现有优势
- 明确的体外抗氧化/抗炎活性
- 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组合
- 良好的安全性记录
研究缺口
- 缺乏高质量人体临床试验
- 标准提取物制备方法尚未统一
- 生物利用度数据不足
未来方向
建议开展:① 透皮吸收研究 ② 与微生物组互作研究 ③ 临床功效验证(特别是针对玫瑰痤疮等炎症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