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仁果
大麻(CANNABIS SATIVA)仁果
中文名:大麻仁果
英文名:CANNABIS SATIVA FRUIT
别名:火麻仁、大麻籽、麻仁、麻子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皮肤调理剂、保湿剂、抗氧化剂、天然提取物/植物成分
成分简介
大麻(CANNABIS SATIVA)仁果,即大麻种子,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作为天然成分被广泛应用。它富含必需脂肪酸如Omega-3和Omega-6,以及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能有效保湿皮肤,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减少水分流失,使肌肤柔软光滑。此外,该成分具有抗炎和舒缓特性,适合敏感或易发炎皮肤,可缓解干燥、...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大麻(CANNABIS SATIVA)仁果成分专业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CANNABIS SATIVA (HEMP) SEED OIL (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
植物来源
大麻仁果提取自工业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成熟种子,属于大麻科(Cannabaceae)。工业大麻需满足THC含量<0.3%的法律标准(注:不同国家法规阈值可能略有差异) (依据:2021年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标准)。
提取方式
- 冷压法:保留最高营养价值的初级提取方式
- 超临界CO₂萃取:可获得更高纯度
- 溶剂萃取:较少用于化妆品级产品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皮肤屏障修复 | ω-3/ω-6脂肪酸比例(3:1)与皮肤脂质相近,补充角质层必需脂肪酸 | ★★★☆ (临床+体外) | 可提升角质层水合度12-18% (vs对照组) | 5-20% |
| 抗炎舒缓 | γ-亚麻酸(GLA)抑制COX-2和NF-κB通路,降低IL-6/IL-8分泌 | ★★★ (体外+动物) | 在UVB诱导皮炎模型中减少红斑面积37% | 3-15% |
| 抗氧化保护 | 维生素E(生育酚)协同植物甾醇清除自由基 | ★★ (体外) | ORAC值≈450 μmol TE/g (中等水平) | - |
| 抗衰老 | 厂商宣称可刺激胶原合成 | ★ (理论推测) | 缺乏直接证据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含量范围 | 皮肤相关性质 |
|---|---|---|---|
| 脂肪酸 | 亚油酸(LA)、α-亚麻酸(ALA)、γ-亚麻酸(GLA) | 80-90% | 维持皮肤屏障功能,抗炎介质前体 |
| 植物甾醇 | 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 | 0.5-2% | 降低经皮水分流失(TEWL) |
| 维生素E | α-生育酚、γ-生育酚 | 0.1-0.5% | 抗氧化保护脂质结构 |
| 磷脂 | 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 | <1% | 增强渗透性和生物相容性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面部精油 (20-100%)
- 屏障修复霜 (5-15%)
- 舒缓精华 (3-10%)
- 清洁卸妆油 (10-30%)
增效组合
- 神经酰胺:协同修复角质层脂质结构
- 积雪草提取物:增强抗炎效果
- 透明质酸:水油双重保湿系统
- 锌盐:调节皮脂分泌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 CIR评级:安全 (2017年评估报告) (参考: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Expert Panel)
- 致敏性:极低 (过敏报告率<0.02%)
- 光敏感性:无
适用人群
- 最佳适用:干性/敏感性皮肤、屏障受损
- 谨慎使用:油性痘痘肌 (高油酸可能致痘)
- 孕妇可用:是 (无雌激素活性)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2023年全球市场渗透率约8.7%,主要集中于北美(42%)和欧洲(38%)市场 (来源:Grand View Research市场报告)。
消费认知特点
- 正面联想:天然有机、可持续原料
- 认知误区:37%消费者混淆工业大麻与娱乐大麻 (需品牌教育)
- 溢价能力:可比普通植物油高30-50%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总结
- 已验证功效:屏障修复、抗炎舒缓的证据等级较高
- 研究空白:抗衰老机制需更多人体临床数据
- 配方优势:优良的延展性和皮肤亲和力
未来研究方向
- 标准化活性成分检测方法
- 微囊化技术提升稳定性
- 与其他植物油的精确复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