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钮扣花提取物
金钮扣(SPILANTHES ACMELLA)花提取物
中文名:金钮扣花提取物
英文名:SPILANTHES ACMELLA FLOWER EXTRACT
别名:牙痛草花提取物
安全性:
1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简介
金钮扣(Spilanthes Acmella)花提取物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常用于抗衰老和舒缓皮肤。它含有spilanthol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抗菌特性,能帮助减少痤疮、红肿和刺激。此外,该提取物能暂时放松面部肌肉,平滑动态皱纹,类似肉毒杆菌的温和效果,常用于抗皱产品中。它还可能促进胶原蛋白生成,提升...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金钮扣(SPILANTHES ACMELLA)花提取物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Spilanthes Acmella Flower Extract
植物学背景
金钮扣(Spilanthes acmella)又称巴西水芹或牙痛草,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南美亚马逊流域、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牙痛、炎症及皮肤病(注:传统应用需与现代临床验证区分)。
提取部位与方法
- 主要使用部位:花序(花头)
- 提取工艺:超临界CO₂萃取(保留热敏性化合物)或乙醇/水-乙醇溶剂萃取
- 活性物浓度:标准化提取物通常含2-5%烷基酰胺(关键活性物)(来源: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1)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神经递质调节(类肉毒效果) | N-异丁基酰胺抑制乙酰胆碱释放,阻断SNARE复合体形成,减弱肌肉收缩信号 | ★★★☆ (体外/离体皮肤模型证实) |
离体皮肤测试显示肌纤维收缩减少45-60%(Cosmetics, 2019) | 0.1-2% |
| 胶原蛋白刺激 | 激活TGF-β/Smad通路,上调COL1A1基因表达;抑制MMP-1活性 | ★★☆ (体外研究为主) |
成纤维细胞培养显示胶原合成提升35%(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2020) | 0.5-3% |
| 抗炎与舒缓 | 抑制COX-2/PGE2通路及TNF-α释放;调节TRPV1离子通道 | ★★★ (体外/动物模型) |
小鼠耳肿胀模型显示炎症减轻52%(Phytomedicine, 2015) | 0.2-1% |
| 抗氧化保护 | 清除ROS;激活Nrf2/ARE抗氧化通路;螯合金属离子 | ★★★ (体外化学/细胞模型) |
ORAC值达18,000 μmol TE/g(Food Chemistry, 2013) | 0.3-1.5% |
| 毛孔细化 | 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皮脂腺调节 | ★☆ (厂商宣称为主) |
临床证据有限,部分仪器测试显示表观改善 | 无可靠数据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生物学功能 |
|---|---|---|---|
| 烷基酰胺 (主要活性物) |
• Spilanthol (N-异丁基酰胺) • Affinin |
• 脂溶性 • 分子量:223.3 g/mol • 稳定性:pH 4-8稳定 |
神经肌肉信号调节;TRP通道调控;抗炎 |
| 酚酸类 | • 咖啡酸 • 阿魏酸 • 香豆酸 |
• 水溶性 • UV敏感 • 易氧化 |
抗氧化;抑制酪氨酸酶;紫外保护 |
| 黄酮类 | • 山奈酚苷 • 槲皮素衍生物 |
• 中等极性 • 热稳定性好 |
清除自由基;抗糖化;增强屏障 |
| 甾醇类 | • β-谷甾醇 • 豆甾醇 |
• 脂溶性 • 晶体结构 |
皮肤屏障修复;抗炎 |
| 挥发性成分 | • 柠檬烯 • β-石竹烯 |
• 易挥发 • 光敏性 |
促渗透;抗菌;芳香调节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剂型
- 最佳载体:精华液(乙醇/PEG基底)、乳霜(O/W乳化体系)、凝胶(卡波姆基质)
- 稳定性挑战:pH<4时烷基酰胺易水解;需避光包装防止光降解
增效组合
- 神经调节协同:
- 乙酰基六肽-8:双重抑制SNARE复合体
- GABA:增强肌肉松弛效果
- 抗老矩阵:
- 维A醇:互补胶原刺激通路
- 玻色因:协同ECM再生
- 稳定化方案:
- 生育酚:防止烷基酰胺氧化
- 螯合剂(EDTA二钠):抑制金属催化降解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1(安全)在化妆品浓度下使用(CIR 2016最终报告)
- 致敏风险:含潜在致敏烷基酰胺,建议配方浓度≤3%
- 光毒性:无光毒性报告(不同于伞形科植物)
适用人群与禁忌
- 推荐人群:动态纹显著者;炎症性皮肤;熟龄肌
- 慎用人群:
- 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如重症肌无力)
- 孕期(缺乏安全性数据)
- 对菊科植物过敏者
- 测试建议:新品使用前进行前臂内侧斑贴试验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抗老线:“植物肉毒”概念核心成分
- 纯净美容:天然来源的神经调节替代方案
- 药妆领域:针对表情肌过度活跃的辅助疗法
认知误区
- 过度宣称:“媲美注射肉毒” — 实际效果为渐进式改善,非麻痹神经
- 即时性误解:需持续使用4-8周方可见效
- 来源混淆:常被误认为“金盏花”,实际为不同属物种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 已验证优势:神经肌肉调节机制明确;体外抗炎/抗氧化数据充分
- 核心局限:人体临床试验不足(尤其长期效果);透皮效率待优化
研发方向
- 递送系统:脂质体包裹提升spilanthol透皮率
- 生物技术:细胞培养提取物稳定活性成分
- 临床验证:亟需随机对照试验评估抗皱量化效果
应用前景
作为天然神经调节剂在功能性护肤品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需:
① 规范浓度标注(明确活性物含量)
② 结合仪器治疗(如射频)提升协同效应
③ 建立临床评价标准防止过度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