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仁

桃(PRUNUS PERSICA)核仁

桃核仁
中文名:桃核仁
英文名:PRUNUS PERSICA (PEACH) KERNEL
别名:桃仁
安全性: 1
功效:保湿, 柔润剂

成分简介

桃(PRUNUS PERSICA)核仁是桃子种子中的提取物,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常用作天然成分。其主要作用包括保湿和润肤,因为它富含脂肪酸(如油酸和亚油酸),能有效滋润皮肤,改善干燥和粗糙问题。此外,桃核仁提取物含有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帮助中和自由基,延缓皮肤老化,减少细纹和皱纹的出现。它还具有抗炎和舒...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桃(PRUNUS PERSICA)核仁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来源

PRUNUS PERSICA (PEACH) KERNEL 指蔷薇科(Rosaceae)植物桃树(Prunus persica)的干燥种子仁,常以冷压法提取油脂(桃核仁油)或粉碎成粉末形式应用。

传统与工业应用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用于活血化瘀,现代主要作为:

  • 植物油基料(占化妆品应用80%以上)
  • 天然去角质颗粒(微粉化核仁粉末)
  • 活性成分载体(借助其脂质特性)

(来源: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vol 220, 2018)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皮肤屏障修复 ω-6亚油酸整合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促进神经酰胺合成 ★★★☆ (体外/离体皮肤模型证实) 提升角质层水合度23% (离体皮肤测试) 油脂制剂5-15%
抗氧化保护 酚类化合物淬灭ROS,维生素E抑制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 ★★★ (体外化学/细胞实验) ORAC值≈1100 μmol TE/g (强于甜杏仁油) 油脂制剂3-10%
抗炎舒缓 潜在抑制TNF-α和IL-6分泌 (基于脂肪酸组分理论) ★★ (初步细胞研究) 脂质提取物使LPS诱导炎症因子下降40%* 研究浓度≥5%
抗衰老 厂商宣称激活胶原合成,无直接作用机制证据 ★ (推测性) 缺乏人体成纤维细胞实验数据 未确立

(*注:体外巨噬细胞模型,Food Chem Toxicol 2020;138:111246)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含量范围 皮肤相关性质
脂肪酸 油酸(C18:1), 亚油酸(C18:2), 棕榈酸(C16:0) 油酸60-70%, 亚油酸20-25% 维持皮肤屏障完整性,促进渗透
植物甾醇 β-谷甾醇, 菜油甾醇 0.2-0.5% 抗炎,降低TEWL(经皮水分流失)
维生素 生育酚(维生素E), 少量维生素A前体 生育酚≈150mg/kg 脂溶性抗氧化剂,光保护作用
酚类化合物 绿原酸, 新绿原酸, 儿茶素 总酚≈45mg GAE/100g 清除自由基,抑制MMP活性
微量成分 角鲨烯, 磷脂 <0.1% 增强脂质体稳定性,仿生皮脂

(数据来源: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5;63(5):1471-1478)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形式

  • 桃核仁油:乳液/膏霜油相组分 (3-12%)
  • 微粉化核仁颗粒:物理去角质剂 (粒径50-200μm, 浓度2-8%)
  • 提取物:水醇溶性活性成分 (1-5%)

增效组合方案

  • 屏障修复协同:神经酰胺 + 桃核仁油 → 脂质层重构效率提升35% (离体皮肤测试)
  • 抗氧化增效:维生素C衍生物 + 桃核仁酚类 → ORAC协同指数1.8
  • 敏感肌配方:桃核仁油 + 红没药醇 → 降低刺激反应评分42% (人体斑贴试验n=30)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风险评估

  • CIR评级:安全 (浓度≤25%在化妆品中) (CIR 2016 Final Report)
  • 致敏原:苦杏仁苷酶解产物(苯甲醛)<0.1ppm,远低于致敏阈值
  • 粉体风险:微粉化颗粒可能造成机械刺激(敏感肌慎用)

适用人群注意

  • 推荐:干性/屏障受损皮肤(油相形式),中性皮肤(粉体去角质)
  • 谨慎使用:痤疮易发肤质(高油酸可能致痘),玫瑰痤疮(避免物理摩擦)
  • 孕妇:外用无禁忌(无水杨酸内酯成分)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分析

  • 天然/有机认证产品核心成分(占天然护肤油市场12%)
  • 东亚传统成分概念("桃花美容"文化关联)
  • 中高端抗衰老线辅助成分(协同主打活性物)

认知误区澄清

  • 误区1:"桃核仁=杏仁" → 实际脂肪酸谱差异显著(杏仁油酸值更高)
  • 误区2:"含天然AHA" → 实际果酸含量可忽略(<0.01%)
  • 过度宣称:"激活胶原再生" → 缺乏人体成纤维细胞实验证据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总结

  • 明确功效:皮肤屏障支持(亚油酸/甾醇),中度抗氧化(生育酚/酚类)
  • 应用优势:优异铺展性(油酸特性),文化附加价值,配方兼容性广
  • 局限:抗衰/美白直接证据薄弱,高油酸含量限制油痘肌应用

研究方向展望

  • 桃核仁多肽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潜在新增长点)
  • 微胶囊化技术提升酚类物质稳定性(解决易氧化问题)
  • 临床级人体试验验证抗炎功效(现有证据等级不足)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