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石蜡

液体石蜡

液体石蜡
中文名:液体石蜡
英文名:PARAFFINUM LIQUIDUM
别名:矿物油、白油、石蜡油
安全性:
1
4
功效:溶剂, 抗静电

成分简介

液体石蜡,又称矿物油,是一种从石油中提炼的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它主要作为保湿剂和润滑剂使用。液体石蜡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防止水分蒸发,从而保持皮肤湿润,常用于润肤霜、乳液和护手霜等产品。此外,它还用作化妆品中的润滑成分,改善口紅、粉底和乳液的质地,使其更易涂抹顺滑。作为封...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液体石蜡(矿物油)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别名

INCI名称: Mineral Oil (矿物油)
化学名称: Liquid Paraffin (液体石蜡)
常见别名: 白油、石蜡油、石油基油

来源与提取工艺

液体石蜡是从石油分馏过程中获得的烃类混合物,经多重精炼纯化:

  • 原油来源: 石油原油分馏的250-400℃馏分
  • 精炼过程: 酸处理 → 碱中和 → 溶剂萃取 → 加氢处理 → 分子筛吸附
  • 关键纯化指标: 多环芳烃(PAHs)含量 <1ppm,重金属 <1ppm (依据USP/Ph.Eur标准)
(参考:ISO 22222:2019 化妆品级矿物油标准)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封闭保湿 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膜,降低经皮水分丢失率(TEWL) 强效证实
(临床级证据)
TEWL降低率40-60%(5%浓度),角质层含水量提升30% 3-15%
屏障修复辅助 减少外界刺激物渗透,为屏障自我修复创造微环境 中等证实
(离体皮肤模型)
加速表皮脂质重组,减少炎症因子IL-1α释放 5-10%
润滑与肤感改良 降低产品/皮肤间摩擦系数(μ=0.05-0.1) 强效证实
(流变学测试)
显著改善高浓度活性物(如维A酸)的涂抹耐受性 1-20%
伤口愈合辅助 维持湿润愈合环境,减少结痂 临床证实
(烧伤护理研究)
在湿性敷料中使上皮化速度提升25% 10-100%
"抗衰老" 仅通过暂时性填充细纹实现视觉改善 营销宣称 无证据显示影响胶原代谢或细胞更新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分子量范围
直链烷烃 正十六烷(C16H34)
正十八烷(C18H38)
高化学惰性,低表面张力(28-35mN/m) 226-254g/mol
环烷烃 十氢萘
烷基环己烷
粘度调节剂(5-80cSt),低温稳定性好 140-400g/mol
支链烷烃 异二十烷
角鲨烷类似物
改善铺展性,降低油腻感 280-450g/mol
微量杂质* 多环芳烃(PAHs)
含硫化合物
*精炼后残留量需<1ppm Varies

(注:化妆品级要求碳数分布C15-C50,粘度5-80mPa·s/40℃)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膏霜/乳液: 油相基础(5-25%),提供稳定性与延展性
  • 卸妆油: 主要载体(70-95%),溶解彩妆能力强(HLB值=4)
  • 护发产品: 发丝润滑剂(1-3%),减少毛鳞片摩擦
  • 药膏基质: 凡士林替代品(浓度可达100%)

协同增效组合

  • + 硅油: 降低粘腻感,提升铺展性(常见比例3:1)
  • + 神经酰胺: 增强屏障修复效果(临床验证协同效应)
  • + 天然油脂: 改善与皮肤相容性(如:荷荷巴油)
  • + 乳化剂: 与甘油硬脂酸酯协同稳定O/W体系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估: "在现行使用条件下安全" (浓度≤50%)(CIR, 2017)
  • 致粉刺性: 兔耳测试评级3-4(中度),但人体测试显示个体差异大
  • 刺激性: 未稀释状态下可能抑制皮肤自然呼吸

适用与慎用情况

  • 推荐适用:
    • 干性/极干性皮肤
    • 特应性皮炎辅助护理
    • 术后屏障修复期
  • 需谨慎使用:
    • 油性/痤疮易发皮肤
    • 毛周角化症患者
    • 湿热环境使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全球用量: 占化妆品油脂份额约35%(2023年数据)
  • 价格区间: $2-5/kg (工业级) vs $15-30/kg (化妆品级)
  • 主要应用: 婴儿护理(40%),药膏(30%),彩妆(20%)

认知误区与科学澄清

  • 误区: "堵塞毛孔导致痤疮"

    科学事实: 致痘性与分子量相关,C21以下小分子风险较高,化妆品级(C24+)致痘性显著降低(J Cosmet Sci, 2005)

  • 误区: "在皮肤表面形成不透气膜"

    科学事实: 可渗透氧气(透氧率约1500 Barrer),不影响皮肤呼吸功能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无可替代的低成本高效封闭剂,TEWL控制优于多数天然油脂
  • 极端化学稳定性,保质期可达5年以上
  • 法规完善(USP/Ph.Eur/JSCI),质量可控性高

发展趋势与挑战

  • 升级方向: 窄馏分精制油(C24-C28),降低致痘风险
  • 可持续挑战: 生物基替代品开发(如:甘蔗衍生角鲨烷)
  • 技术突破: 微乳化技术提升肤感,减少油腻度

在环保法规趋严背景下,未来将向高纯度特种矿物油生物合成替代品并行发展,维持其在基础护理中的不可替代地位。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