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蜡酸

蜂蜡酸

蜂蜡酸
中文名:蜂蜡酸
英文名:BEESWAX ACID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蜂蜡酸 (Cerotic Acid)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来源物种

INCI名称: Cerotic Acid (蜂蜡酸)

自然来源: 主要存在于蜜蜂蜂蜡(Apis mellifera分泌产物)及部分植物蜡中 (参考: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2003)

提取与加工方法

  • 传统提取: 蜂蜡皂化后分离脂肪酸组分
  • 现代工艺: 分子蒸馏纯化,典型纯度≥85% (依据: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2017)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屏障修复 与皮肤脂质结构相似,参与板层小体形成 体外实验支持 促进神经酰胺合成酶活性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2015) 0.5-2%
抗氧化 可能通过清除ROS 理论推测 注:仅细胞实验观察到轻微DPPH清除能力 未确定
抗衰老 厂商宣称激活胶原合成 缺乏证据 *无直接人体研究数据支持*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长链饱和脂肪酸 Cerotic Acid (C26:0) 熔点78-80℃,脂溶性
伴随物质 Myricyl palmitate 增强稳定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膏霜类: 结构稳定剂 (1-5%)
  • 唇部产品: 与蜂蜡协同增强附着性

增效组合

  • 胆固醇: 模拟生理脂质比例 (依据: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018)
  • 硅油类: 改善铺展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 安全 (浓度≤5%) (参考:CIR Final Report, 2017)
  • 致痘风险: 低 (comedogenicity index 1)

特殊人群

  • 敏感肌: 需测试蜡醇过敏反应
  • 儿童: 安全记录良好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天然来源"成分营销,常见于:

  • 有机认证产品
  • 传统护肤配方 (如冷霜)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明确的物理屏障功能,但生物活性需更多验证

研发方向: 与其他脂肪酸的精确比例研究 (注:当前缺乏系统研究)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