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金莲提取物
旱金莲(TROPAEOLUM MAJUS)提取物
中文名:旱金莲提取物
英文名:TROPAEOLUM MAJUS EXTRACT
别名:金莲花提取物
安全性:
1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简介
旱金莲(TROPAEOLUM MAJUS)提取物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常用作天然活性成分,主要因其富含维生素C、类黄酮和硫苷等化合物。它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中和自由基,延缓皮肤老化过程;同时具有抗炎特性,可舒缓敏感或受刺激皮肤,减少红肿和不适。此外,该提取物还表现出抗菌效果,有助于预防痤疮和细菌感染,并能促...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旱金莲(TROPAEOLUM MAJUS)提取物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背景
INCI名称: TROPAEOLUM MAJUS EXTRACT
旱金莲(Tropaeolum majus)为旱金莲科(Tropaeolaceae)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现广泛栽培于全球温带区域。(依据:植物分类学数据库The Plant List)
提取工艺与常见形态
- 常用提取部位: 全草(含花、叶、茎)
- 主要提取方法: 水/乙醇混合溶剂提取、超临界CO₂萃取
- 成品形态: 液态提取物(通常含溶剂)、粉末标准化提取物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抗氧化 | 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 | 强(体外+动物实验) | 含高浓度维生素C及硫代葡萄糖苷衍生物,ORAC值达12,000 µmol TE/g(依据: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5) | 0.1-1% |
| 抗菌/抗痤疮 | 破坏细菌细胞膜(主要针对C. acnes) | 中等(体外研究) | 苯乙基异硫氰酸酯(PEITC)显示MIC=62.5 µg/mL(依据:Fitoterapia, 2018) | 未明确 |
| 舒缓抗敏 | 抑制COX-2和TNF-α表达 | 初步(体外模型) | 脂溶性提取物在HaCaT细胞中显示IL-6抑制率43%(依据:未发表实验室数据) | 未明确 |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抗氧化功效
2017年研究发现,旱金莲提取物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尤其是葡糖金莲酸)经黑芥子酶水解后生成异硫氰酸酯,可直接中和单线态氧(¹O₂)和过氧亚硝酸盐(ONOO⁻),并通过激活Keap1/Nrf2通路提升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达2.3倍(依据: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7)。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生物活性关联 |
|---|---|---|---|
| 硫代葡萄糖苷 | 葡糖金莲酸(Glucotropaeolin) | 水溶性,pH敏感 | 抗氧化/抗菌前体物质 |
| 异硫氰酸酯 | 苯乙基异硫氰酸酯(PEITC) | 脂溶性,挥发性 | 主要抗菌成分 |
| 多酚类 | 槲皮素-3-O-芸香糖苷 | UV稳定,黄酮苷 | 抗氧化/抗炎协同 |
| 维生素 | 抗坏血酸(维生素C) | 光热不稳定 | 胶原合成促进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抗衰老精华: 与维生素E、白藜芦醇协同提升抗氧化网络
- 控油祛痘产品: 与锌盐、茶树精油复配增强抗菌效果
- 敏感肌舒缓霜: 需谨慎配伍,可能与神经酰胺存在pH冲突
增效配伍建议
- 稳定化处理: 推荐使用微胶囊化技术包裹异硫氰酸酯
- pH适配: 在pH5-6体系中活性保持最佳
- 禁忌组合: 避免与高浓度铜离子配伍(可能引发氧化)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 1(安全,当浓度≤3%)(参考:CIR 2019最终报告)
- 潜在风险:
- 异硫氰酸酯可能引起黏膜刺激
- 硫代葡萄糖苷过敏案例报告率<0.01%
适用人群建议
- 推荐: 油性/混合性肌肤、抗氧化需求人群
- 谨慎使用: 敏感肌建议先做斑贴测试
- 孕妇慎用: 缺乏足够妊娠安全性数据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分析
- 主要宣称方向: "天然抗生素"、"植物抗氧化剂"
- 价格区间: 中高端($30-80/30mL精华)
- 包装趋势: 避光真空泵瓶(针对活性成分稳定性)
消费者认知调研
- 认知度: 北美市场认知度32%,亚洲市场仅8%(来源:Mintel 2022调查报告)
- 常见误解: 与"莲花提取物"混淆率高达41%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总结
- 已验证优势: 独特硫苷系统提供双重(抗氧化+抗菌)活性
- 研究空白: 缺乏标准化的活性成分定量方法
未来发展方向
- 技术突破: 定向酶解技术提高异硫氰酸酯得率
- 临床验证: 需要更多人体试验验证抗痤疮功效
- 可持续性: 开发新型水基提取工艺替代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