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硬脂酰胺丙基吗啉乳酸盐
异硬脂酰胺丙基吗啉乳酸盐

中文名:异硬脂酰胺丙基吗啉乳酸盐
英文名:ISOSTEARAMIDOPROPYL MORPHOLINE LACT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抗静电
成分详细分析
异硬脂酰胺丙基吗啉乳酸盐 (Isostearamidopropyl Morpholine Lactate) 专业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Isostearamidopropyl Morpholine Lactate (异硬脂酰胺丙基吗啉乳酸盐)
化学文摘社 (CAS) 号: 103213-21-6
化学类别: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调理剂,吗啉衍生物,酰胺类化合物。
来源与生产
该成分为合成来源,通过多步化学反应制备:
- 起始原料: 异硬脂酸 (Isostearic acid, 通常来源于植物油脂的氢化和异构化,如菜籽油或棕榈油)、3-二甲氨基丙胺 (DMAPA)、吗啉 (Morpholine) 和乳酸 (Lactic acid)。
- 合成路径: 首先,异硬脂酸与3-二甲氨基丙胺发生酰胺化反应生成异硬脂酰胺丙基二甲胺 (Isostearamidopropyl Dimethylamine)。随后,该中间体与吗啉和乳酸进行季铵化/成盐反应,最终形成目标产物——异硬脂酰胺丙基吗啉乳酸盐。(依据:有机合成化学原理及化妆品原料供应商技术数据表)
常见物理形态: 通常为琥珀色至黄色清澈液体或膏状体。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科学依据为重点)
作为一款阳离子调理剂,其核心作用基于其化学结构带来的电荷相互作用和表面活性。下表详细解析其主要宣称功效及科学依据。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典型配方中) |
---|---|---|---|---|
调理与抗静电 (主要应用于发用品) | 其阳离子季铵盐基团 (N+) 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带负电的角蛋白表面 (头发、皮肤),形成一层润滑膜,中和静电荷,减少摩擦,从而改善梳理性和柔软感。 | 高 - 机制明确,广泛验证 | 多项体外吸附测试及感官评估研究证实其优异的沉积性和抗静电效果。(参考: J. Soc. Cosmet. Chem., 多项关于阳离子调理剂的研究) | 0.5% - 3.0% |
乳化与增稠 | 分子结构兼具亲水 (吗啉乳酸盐头基) 和亲油 (异硬脂酰基长链) 部分,可降低界面张力,协助形成和稳定乳液体系,特别是阳离子型乳液。在一定浓度下可通过形成胶束或液晶结构增加体系粘度。 | 中-高 - 基于其表面活性剂属性 | 流变学研究和乳液稳定性测试支持其乳化稳定和轻度增稠能力。(依据: 化妆品配方学原理及原料商应用数据) | 1.0% - 5.0% (作为辅助乳化剂); >3% (作为增稠剂) |
肤感改善 (丝滑、柔软) | 在皮肤上吸附成膜,提供瞬间的丝滑和柔软触感,减少经皮失水率 (TEWL) 的短期增加 (因膜的形成)。 | 中 - 感官评价支持,机制合理 | 消费者感官测试常报告其带来的 positive 肤感。但其“保湿”宣称更多是感官错觉而非真正的屏障修复。(参考: 多项配方感官评估报告) | 0.5% - 2.0% |
增强活性物渗透 | 理论上,其表面活性可能轻微扰动角质层脂质结构。然而,作为季铵盐,其分子较大,渗透增强能力远弱于专有的促渗剂 (如氮酮)。 | 低 - 理论推测,缺乏直接证据 | 无强有力的体外或体内研究证明其具有显著的促渗效果。此宣称多源于厂商推论。 (来源: 部分厂商提供资料,需谨慎评估) | N/A (证据不足)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该成分是一个单一的化学实体,但其结构包含多个功能部分。下表分解其核心化学特征。
化合物类别/部分 | 代表物质/官能团 | 基本性质与功能贡献 |
---|---|---|
亲油性尾链 | 异硬脂酰基 (C18 支链烷烃链) | 提供优异的铺展性和润滑性;支链结构赋予良好溶解性和低温稳定性,避免结晶析出。 |
连接基团 | 酰胺键 (-CONH-) | 增强分子在表面的吸附稳定性;提供一定的耐水解性。 |
阳离子头基 | 丙基吗啉鎓离子 (季铵盐部分) | 核心功能基团,携带正电荷,负责与负电性表面的强力吸附,实现调理和抗静电功能。 |
反离子 | 乳酸根离子 (Lactate) | 影响其水溶性和最终产品的pH相容性;乳酸根本身具有一定的保湿和温和角质代谢作用,但其贡献在此分子中次要。 |
分子量: ~ 500 g/mol (估算) |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极性溶剂,部分溶于油脂。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产品类型
- 护发产品: 洗发水、护发素、发膜、造型产品 (作为主要调理剂和抗静电剂)。
- 护肤产品: 乳液、面霜、剃须膏、沐浴露 (提供肤感改善和轻度乳化功能)。
- 彩妆产品: 粉底液、妆前乳 (改善铺展性和妆容帖服度)。
pH相容性与配方要点
其阳离子特性决定了其最适合应用于酸性至中性配方 (pH 3.0 - 7.0)。在高pH下,其正电性可能减弱,影响功效,且可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如SLS) 形成不溶性复合物沉淀。
协同成分
- 与其他阳离子聚合物 (如聚季铵盐-7, -10): 可协同增强调理感和沉积效果,改善头发抗缠结性。
- 与硅油 (如聚二甲基硅氧烷): 阳离子剂帮助硅油更均匀地沉积和铺展,提升丝滑感。
- 与增稠剂: 与阴离子增稠剂 (如卡波姆) 需谨慎配伍,可能需特定中和顺序;与非离子/两性离子增稠剂 (如羟乙基纤维素) 相容性好。
- 与保湿剂 (如甘油、泛醇): 提供基础的保湿环境,但其本身并非主要保湿成分。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 总体安全性: 根据化妆品成分审查 (CIR) 专家小组对类似吗啉衍生物和酰胺类化合物的评估,在现行化妆品使用浓度下被认为是安全的。(参考: CIR Annual Review, 对相关化合物组的评估结论)
- 皮肤刺激性: 潜在刺激性低至中度。因其阳离子特性,在高浓度或用于极度敏感皮肤时可能引起轻微刺激。配方整体pH和体系影响显著。
- 眼刺激性: 可能具有刺激性,应避免接触眼睛。
- 致敏性: 罕见过敏报告,但任何成分均有致敏可能,需进行斑贴测试。
- 环境安全性: 可生物降解性取决于分子结构,预计为部分可降解。需遵循当地法规排放。
适用性
- 适用肤质: 更适合中性至干性皮肤/头发。油性皮肤可能觉得过于滋润。
- 不适用情况: 对已知吗啉衍生物或相关化合物过敏者应避免使用。受损皮肤慎用。
- 孕期与哺乳期: 无特定数据表明风险,但建议咨询医生。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该成分主要定位为中高端个人护理产品中的高效调理剂和肤感改良剂。因其能提供优异的丝滑感,常被用于宣称“奢华触感”、“丝绸般顺滑”的产品中。
消费者认知
- 正面认知: 消费者能直观感受到其带来的即时柔顺和易梳理效果,因此口碑较好。
- 潜在疑虑: 部分关注“天然”和“纯净美容”的消费者可能因其合成来源和复杂化学名称而避免使用。
- 营销宣称: 产品宣传中可能夸大其“保湿”或“营养”功效,消费者需理性看待其实际作用主要为表面调理。(注: 此为常见市场观察)
7.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异硬脂酰胺丙基吗啉乳酸盐是一款高效、多功能的合成阳离子调理剂。其核心价值在于:
- 优势: 出色的抗静电和调理能力,能显著改善头发和皮肤的瞬时触感;良好的乳化稳定性;支链结构带来的配方相容性。
- 局限: 主要为表面作用,无深层修复或生物活性功效;pH应用范围有限;合成来源可能不符合某些市场趋势。
未来展望
未来研发可能聚焦于:
- 开发更可持续的合成路径或使用生物基原料。
- 与其他功能性成分 (如神经酰胺、活性肽) 复配,打造“调理+”的功效宣称。
- 在敏感肌适用配方中优化其温和性。(注: 基于当前行业趋势的合理推测)
它将继续是追求特定肤感体验的配方中的重要工具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