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酰胺 MEA 氯化物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酰胺 MEA 氯化物
中文名: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酰胺 MEA 氯化物
英文名:COCAMIDOPROPYL BETAINAMIDE MEA CHLORIDE
别名:CAPB、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氯化物
安全性:
14
功效:表面剂
成分简介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酰胺 MEA 氯化物是一种温和的表面活性剂和调理剂,常见于护肤和化妆品中。它主要用于清洁产品如洗面奶、沐浴露和洗发水,能有效去除污垢和油脂,同时产生丰富泡沫,提升使用感。在护肤中,它帮助稳定乳液和霜状配方,作为乳化剂和增稠剂,增强产品质地。此外,它具有调理特性,能减少皮肤和头发的静...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酰胺 MEA 氯化物 (Cocoamidopropyl Betaine Amide MEA Chloride) 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分类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酰胺 MEA 氯化物 (Cocoamidopropyl Betaine Amide MEA Chloride),属于改性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PB)的酰胺化衍生物。
原料来源与生产
- 主要原料:椰子油脂肪酸(C8-C18链长)、二甲氨基丙胺、氯乙酸钠、单乙醇胺(MEA)
- 合成路径:
- 椰子油脂肪酸与二甲氨基丙胺反应生成椰油酰胺丙基二甲胺
- 与氯乙酸钠季铵化形成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PB)
- CAPB的羧基与单乙醇胺(MEA)进行酰胺化反应
- 典型形态:琥珀色至黄色透明粘稠液体
- 溶解度:易溶于水、乙醇,不溶于非极性溶剂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温和清洁 | 两性离子结构降低表面张力,通过胶束形成包裹油脂。酰胺化增强极性头基空间位阻,减少蛋白变性 | 强 (体外/临床) | Zein溶解试验显示蛋白变性率比SLS低68% (J. Surfact. Deterg., 2018) | 1-5% |
| 增稠/流变改性 | 酰胺基团增强分子间氢键网络,与阴离子表活形成棒状胶束 | 强 (配方实证) | 与SLES 2:1复配时粘度提升400% (Tenside Surf. Det., 2020) | 3-8% |
| 泡沫稳定 | 降低表面张力(∼30mN/m),MEA基团增强液膜弹性 | 中强 (体外) | Ross-Miles法显示泡沫半衰期比CAPB延长25% (Colloids Surf. A, 2019) | 2-6% |
| 抗静电 | 季铵基团吸附于带负电表面形成导电层 | 理论推测 | 无直接人体证据,基于电导率测试(∼4mS/cm) | N/A |
| "修复屏障" | 宣称通过脂质类似结构增强屏障 | 厂商宣称 | 无经皮吸收或屏障功能研究支持 (来源:厂商资料)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功能贡献 |
|---|---|---|---|
| 主表面活性剂 | C11H23CONH(CH2)3N+(CH3)2CH2CONHCH2CH2OH Cl- (C12型) | 分子量≈406g/mol, CMC≈0.1mM | 清洁、起泡核心 |
| 烷基链变异体 | C8-C18脂肪酸衍生物混合物 (C14占比最高) | Log P≈1.2(C12)-3.8(C18) | 调控清洁力与温和性 |
| 极性头基 | 季铵阳离子 + 酰胺阴离子 (两性离子) | 等电点pH≈4.5 | pH适应性、降低刺激性 |
| 关键改性基团 | MEA酰胺基 (-CONHCH2CH2OH) | 形成分子间H键 | 增稠核心、泡沫稳定 |
结构特征
分子结构含:
- 疏水尾链:椰油酰基 (C8-C18)
- 连接臂:酰胺丙基 (-CONH(CH2)3-)
- 电荷中心:季铵阳离子 (+N(CH3)2-)
- 阴离子基团:酰胺化羧基 (-CH2CONH-)
- 亲水改性:MEA羟基 (-CH2CH2OH)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洁面产品:氨基酸洁面膏(降低SLES刺激性)
- 洗发水:无硫酸盐配方(与葡糖苷复配)
- 沐浴露:高泡沫型(尤其儿童产品)
- 剃须膏:润滑增稠(替代部分三乙醇胺)
协同增效组合
- 阴离子表活:与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 (SLES) 1:2复配时,降低刺激性57%同时提升粘度 (J. Cosmet. Sci., 2021)
- 非离子表活:与癸基葡糖苷协同降低动态表面张力至25mN/m
- 阳离子聚合物:与聚季铵盐-10形成透明复合物,改善湿梳性
- 电解质:氯化钠可提升粘度峰值(最适浓度0.5-1%)
配方注意事项
- pH耐受范围:3.5-9.0(超出范围可能析出)
- 避免与高浓度锌盐配伍(可能导致浑浊)
- 在含>15%乙醇体系中需添加助溶剂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急性毒性:LD50 >2000mg/kg(大鼠口服,OECD 423)
- 眼刺激性: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评分2.1/21(轻微刺激)
- 致敏性:人体重复斑贴试验阳性率<0.5% (n=250)
- 杂质风险:需监控亚硝胺含量(建议<50ppb)
适用人群与禁忌
- 推荐:敏感性皮肤(经证实比SLES温和42%)
- 谨慎使用:椰油酰胺过敏者(交叉反应率约8%)
- 禁用:开放性伤口(所有表面活性剂通用禁忌)
- 生态毒性:EC50(藻类)>100mg/L,可生物降解
法规状态
- 中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版)收录
- 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批准
- CIR评估中(参照CAPB安全档案)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高端无硫酸盐洗护产品的核心增稠剂
- "温和洁面"宣称的验证性成分(替代传统CAPB)
- 婴童洗沐产品的增稠方案(利用其低致敏性)
消费者认知特点
- 认知度:成分党群体知晓率约35%(低于CAPB的82%)
- 宣称偏好:"椰油衍生物"关联天然感(尽管为合成物质)
- 误解点:24%消费者误认为"MEA"是乙醇胺残留(实际为结构部分)
营销策略分析
- 强调"第二代甜菜碱"技术升级概念
- 突出"无硫酸盐仍丰盈"的体验感
- 需规避过度宣称"修护"等医学功效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技术优势:在保留CAPB温和性基础上,通过酰胺化突破性解决配方增稠难题
- 性能平衡:实现低刺激(角膜损伤评分1.2)与高粘度(>10,000cP)的独特组合
- 应用革新:推动无硫酸盐体系从"稀薄质地"向"奢华触感"升级
局限性
- 成本为传统CAPB的2.3倍
- 低温稳定性较差(析出温度≈5℃)
- 长链烷基变体(C16-C18)溶解性受限
研究与发展方向
- 结构优化:开发支链烷基变体改善低温稳定性
- 机理研究:深入解析酰胺基团-HPMC的氢键作用机制
- 临床验证:开展特应性皮炎人群的耐受性RCT研究
- 可持续性:开发生物基二甲氨基丙胺合成路径
未来应用展望
在洁颜膏/洗发水基础应用外,潜在拓展至:
- 水溶性防晒产品的乳化稳定剂
- 免洗型护发素的基础架构成分
- 微泡洁面仪专用发泡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