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40 氢化羊毛脂
PEG-40 氢化羊毛脂

中文名:PEG-40 氢化羊毛脂
英文名:PEG-40 HYDROGENATED LANOLIN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PEG-40 氢化羊毛脂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来源
INCI名称: PEG-40 Hydrogenated Lanolin
来源: 通过乙氧基化(PEG化)和氢化处理天然羊毛脂得到。羊毛脂源自绵羊(Ovis aries)羊毛脂腺分泌物 (参考: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2018)。
理化性质
- 外观: 淡黄色至白色蜡状固体
- 溶解性: 水溶性(因PEG链)与油溶性(因羊毛脂结构)
- HLB值: 约15-17(亲水性乳化剂范围)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简述 |
---|---|---|---|
乳化稳定 | PEG链亲水端与羊毛脂疏水端形成界面膜,降低油水表面张力 | 高(大量配方实证) | 在O/W乳液中表现稳定,兼容性广 (依据: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05) |
保湿增效 | 氢化羊毛脂结构与角质层脂质相似,辅助修复屏障;PEG链增强水合作用 | 中等(体外+有限人体试验) | 与神经酰胺协同可提升TEWL降低效果15% (参考:Dermat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2) |
抗氧化 | 氢化后残留微量羊毛脂醇可能具自由基清除能力 | 低(仅体外实验) | DPPH测试显示微弱活性(<10%清除率) (来源:厂商内部数据)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PEG化醇类 | PEG-40 羊毛脂醇 | 平均分子量~2000 Da,亲水主导 |
氢化固醇类 | 二氢羊毛脂固醇 | 饱和结构,稳定性优于天然羊毛脂 |
脂肪酸酯 | 异硬脂酸异丙酯 | 辅助渗透,含量通常<5%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O/W乳液体系: 常用浓度1-5%作主乳化剂
- 清洁产品: 与SLES复配降低刺激(0.5-2%)
- 护发素: 阳离子调理剂增效载体(3-8%)
高效协同组合
- 神经酰胺NP: 脂质体包裹下屏障修复增效37% (依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9)
- 泛醇: 提升水合剂经皮吸收率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1(安全)(参考:CIR Final Report, 2018)
- 敏感肌注意: PEG链可能携带微量乙氧基化副产物(<1ppm)
适用禁忌
- 避免配伍: 高浓度电解质(可能破乳)
- 慎用情况: 羊毛脂过敏史(尽管氢化后致敏性降低90%)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温和乳化剂”出现在婴幼儿护理(占应用35%)和敏感肌产品中。消费者普遍对其天然来源认知度高,但63%受访者误认为PEG化会完全消除羊毛脂特性 (来源:2023年Cosmetic Ingredient Perception Survey)。
7. 总结与展望
PEG-40 氢化羊毛脂是经现代化学改良的传统成分,在乳化稳定性和温和性方面表现突出。未来研究可聚焦:
- 氢化羊毛脂片段对NMF生成的调控机制
- 与新型生物相容性PEG替代物的复配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