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基三肽-1

乙酰基三肽-1

乙酰基三肽-1
中文名:乙酰基三肽-1
英文名:ACETYL TRIPEPTIDE-1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乙酰基三肽-1 (Acetyl Tripeptide-1)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Acetyl Tripeptide-1

化学名: N-Acetyl-L-glycyl-L-histidyl-L-lysine

CAS号: 100938-10-1

分子式: C19H29N5O5

分子量: 407.47 g/mol

来源与生产

乙酰基三肽-1是一种合成肽,通过固相肽合成(SPPS)或液相肽合成方法制备,而非从天然来源直接提取。其生产涉及将特定氨基酸序列(Gly-His-Lys)乙酰化,以增强稳定性和皮肤渗透性。(依据:肽合成化学文献及化妆品原料标准)

主要供应商: 常见于全球专业原料商如Sederma、Lipotec等,但具体序列和纯度可能因供应商而异。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科学依据为重点)

乙酰基三肽-1是一种信号肽,主要通过模仿或调节皮肤内的生物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其宣称功效基于体外研究和部分临床数据,但证据强度 varies。

功效概述

以下表格总结了主要宣称功效、作用机制、科学证据强度及关键发现。证据强度分为:(多人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中等(体外/离体模型支持,有限人体数据)、(初步研究或理论推测)。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如已知)
抗皱与减少细纹 通过上调胶原蛋白(I型和III型)和弹性蛋白的合成,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从而减少ECM降解。(依据:体外成纤维细胞模型研究) 中等 体外研究显示能刺激胶原生成高达30%,但人体试验数据有限。(参考:J Cosmet Dermatol, 2008) 常见于配方中2-10 ppm
皮肤紧致与提升 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基质相互作用和整合素信号,增强皮肤张力。(依据:初步体外研究) 弱至中等 注:此机制基于细胞模型,人体证据较少。厂商宣称能改善皮肤松弛。(来源:厂商资料,需谨慎评估) 通常2-5 ppm
改善皮肤弹性 促进弹力纤维组装和稳定性,减少氧化应激导致的损伤。(依据:离体皮肤模型) 中等 离体实验显示弹性蛋白表达增加,但长期人体效果需更多验证。(参考:Int J Cosmet Sci, 2010) 5-10 ppm
抗氧化与抗炎 理论推测通过螯合金属离子或调节NF-κB通路减少炎症,但证据薄弱。(依据:零星体外数据) 注:此宣称主要为厂商营销,缺乏坚实科学支持。(来源:厂商提供资料) 未知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抗皱功效

乙酰基三肽-1被设计为模仿皮肤中的天然信号肽,如铜肽(GHK-Cu),但序列不同。它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如整合素或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如TGF-β/Smad通路,从而促进胶原蛋白基因表达。同时,它抑制MMP-1和MMP-3的活性,减少胶原降解。体外研究使用人类成纤维细胞显示,在5 ppm浓度下,胶原合成增加25-30%。然而,人体临床试验较少,一项小规模研究(n=20)报告了使用含该肽面霜8周后皱纹深度减少15%。(参考:Cosmetics, 2015; 厂商数据)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乙酰基三肽-1是一种修饰后的三肽,其化学结构经过优化以增强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肽类 (合成生物活性肽) Acetyl Tripeptide-1 (N-Acetyl-Gly-His-Lys) 水溶性、分子量小(~407 Da)、乙酰化增强细胞膜穿透性和抗酶解能力。(依据:肽化学特性)
氨基酸序列 Glycine-Histidine-Lysine (Gly-His-Lys) 序列类似某些ECM蛋白片段,但经过乙酰化修饰以模拟天然信号分子。
物理形态 通常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pH稳定范围4-8,在配方中常以溶液形式添加。

关键化学特性:

  • 乙酰化: N端乙酰化保护肽免受氨基肽酶降解,延长半衰期。
  • 电荷: 在生理pH下带正电(由于Lys残基),有助于与带负电的细胞膜相互作用。
  • 稳定性: 对热敏感(建议储存于低温),易受强氧化剂或极端pH影响。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抗衰老面霜和精华: 高浓度添加(2-10 ppm)以实现宣称功效。
  • 眼霜和颈霜: 针对细纹和松弛区域。
  • 乳液和血清: 与其他活性成分复配增强效果。

配方注意事项

乙酰基三肽-1是水溶性,因此适合水基或乳液体系。建议添加在低温阶段(<40°C)以避免变性。pH应维持在5-7以确保稳定性。封装技术(如脂质体)有时用于增强渗透。

协同成分

  • 其他肽类 (如棕榈酰五肽-4): 多重信号通路靶向,增强胶原合成。(依据:体外协同研究)
  • 抗氧化剂 (如维生素C、E): 保护肽免受氧化,并共同减少光老化。
  • 保湿剂 (如透明质酸): 改善皮肤水合,支持ECM健康。
  • 防晒剂: 预防UV诱导的胶原降解,增强抗衰老效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概况

乙酰基三肽-1被认为安全性较高,基于以下评估:

  • 皮肤刺激性: 多项测试显示无至轻度刺激性,适合敏感皮肤。(参考:CIR评估和厂商安全数据表)
  • 致敏性: 极低,无报告过敏反应。
  • 系统毒性: 由于分子量大,经皮吸收有限,系统暴露风险低。

适用人群与禁忌

  • 适用: 大多数皮肤类型,包括成熟皮肤、干性和油性皮肤。
  • 谨慎使用: 极度敏感皮肤或破损皮肤建议 patch test。
  • 孕妇/哺乳期: 无足够数据,建议咨询医生。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乙酰基三肽-1常定位为高端抗衰老成分,出现在专业护肤线和奢侈品牌中。营销强调“类肉毒杆菌”效果或“生物信号技术”,但科学支持需谨慎解读。

消费者认知

消费者通常通过“肽”关键字感知其为有效抗皱成分,但可能混淆于其他肽类。教育程度高的消费者寻求证据支持,而大众市场可能受广告影响。

注:市场宣称常夸大,如“瞬间提拉”,缺乏实证。(来源:市场分析报告)

7. 总结与展望

乙酰基三肽-1是一种有前景的合成肽,基于其机制在抗衰老化妆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前科学证据支持其抗皱和紧致功效,但主要源于体外研究,需要更多 robust 人体临床试验来巩固地位。

未来展望: 研究趋势包括优化递送系统(如纳米载体)以增强渗透,以及探索与其他生物活性物的协同效应。监管方面,随着肽类成分普及,标准化和认证可能加强。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