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

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

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
中文名: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
英文名:DISODIUM LAURIMINODIACETATE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简介

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是一种温和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常用于护肤和化妆品中。它的主要作用是清洁和起泡,能有效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油脂和杂质,同时产生丰富的泡沫,提升使用体验。此外,它具有乳化功能,帮助油性和水性成分混合,保持产品稳定性。这种成分对皮肤温和,适合敏感肌肤使用,能减少刺激感,并可能提供轻微的调...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Disodium Lauroamphodiacetate

化学名称: 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

CAS号: 14350-97-1

EINECS号: 238-306-3

来源与生产

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是一种合成来源的两性表面活性剂,通常通过以下步骤生产:

  • 主要原料: 从天然油脂(如椰子油)中提取的月桂酸,与亚氨基二乙酸反应,再经中和得到二钠盐形式。
  • 合成过程: 涉及酰胺化与中和反应,属于化学修饰过程,非直接天然提取。(参考:化妆品原料标准如ISO 22716及行业生产指南)

主要功能类别

  • 表面活性剂: 清洁、发泡、乳化
  • 增溶剂: 辅助其他成分溶解
  • 调理剂: 提供温和肤感,减少刺激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本部分基于科学依据,详细分析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的皮肤作用机制与相关功效宣称。证据强度分为:强证据(多项人体试验或权威评估支持)、中等证据(体外或动物研究)、弱证据/理论推测(初步研究或厂商宣称)。

宣称功效1: 清洁与去污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如已知)
有效清洁皮肤表面油脂、污垢和化妆品残留 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水-油界面张力,形成胶束包裹疏水性污垢,并通过静电作用与皮肤油脂(如皮脂)结合,实现乳化与移除。(依据:表面化学原理及多项体外研究) 强证据 在配方中浓度1-10%时,能有效去除皮脂模拟物,且对皮肤屏障影响较小。 通常1-10% (取决于配方体系)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

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的清洁机制基于其两性离子结构:在宽pH范围内(酸性至碱性),它能保持电荷平衡,亲水头(羧酸根)与疏水尾(月桂链)协同作用,破坏污垢与皮肤间的粘附力。研究显示,其临界胶束浓度(CMC)较低(约0.1-1 mM),有助于高效清洁而不过度脱脂。(参考: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5)

宣称功效2: 温和性与低刺激性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如已知)
减少皮肤刺激,适用于敏感肌 两性结构使其与皮肤角质层蛋白和脂质相互作用温和,减少细胞膜破坏;同时,它能中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SLES)的刺激性,通过电荷屏蔽效应降低炎症因子释放。(依据:离体皮肤模型及人体斑贴试验) 中等证据 在含10%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的配方中,人体斑贴试验显示刺激性显著低于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通常2-15% (作为辅助表面活性剂)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

温和性机制涉及其两性特性:在生理pH下,它能形成“假两性”行为,减少对皮肤屏障蛋白(如角蛋白)的变性作用。体外研究(如红细胞溶血试验)表明,其溶血指数低于SLES,提示较低细胞毒性。(参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0) 然而,长期使用在高浓度下可能仍有轻微干燥风险,需配方优化。

宣称功效3: 发泡与稳泡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如已知)
产生丰富且稳定的泡沫 通过降低表面张力,促进气泡形成与稳定;其分子结构允许在气-液界面排列,形成弹性膜,延长泡沫寿命。(依据:泡沫性能测试及流变学研究) 强证据 在浓度3-8%时,与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协同,泡沫体积增加30-50%。 通常3-10%

其他宣称功效 (需谨慎评估)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如已知)
抗菌/防腐辅助 理论推测:其表面活性可能破坏微生物细胞膜,但无直接证据支持特定抗菌活性。 (注:此机制基于初步体外研究,缺乏人体试验) 弱证据/理论推测 少数体外研究显示对某些细菌有抑制作用,但浓度远高于化妆品使用水平。 未知,可能不适用于此目的
皮肤屏障修复 仅为厂商宣称:可能通过温和清洁间接减少屏障损伤,但无直接修复机制。 (注:此宣称缺乏强有力的人体临床试验证据支持) 弱证据/营销宣称 无直接研究证明其能增强角质层完整性或促进脂质合成。 不适用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是一种有机盐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其化学结构基于月桂链与亚氨基二乙酸基团。以下表格详细解析其核心化学特性。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结构 基本性质
两性表面活性剂 Disodium Lauroamphodiacetate (C18H33NNa2O6) 分子量:约 400 g/mol;结构:月桂基疏水链(C12)连接亚氨基二乙酸亲水头(含两个羧酸钠基团)。
电荷特性 pH依赖性两性离子 酸性条件下带正电(胺基质子化),碱性条件下带负电(羧酸根去质子化),等电点约pH 4-6。
物理性质 外观、溶解性等 通常为淡黄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约1.1 g/cm³;稳定性:在pH 5-9稳定,遇强酸/碱可能水解。
关键参数 临界胶束浓度(CMC)、HLB值 CMC:~0.1-1 mM (取决于电解质);HLB值:~15-20 (亲水性),适合O/W乳化。

化学结构解析: 其分子包含一个长链烷基(月桂基,C12)提供疏水性,与一个亚氨基二乙酸基团提供亲水性,后者在生理pH下可形成两性离子,增强与皮肤相容性。(参考:化学数据库如PubChem及表面活性剂手册)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洁面产品: 洗面奶、卸妆液——作为主表面活性剂或辅助剂,提供温和清洁。
  • 洗发水与沐浴露: 增强发泡和调理感,减少头发缠结。
  • 婴儿护理产品: 因低刺激性,常用于婴儿洗发水和沐浴露。
  • 其他: 洗手液、剃须膏等,用于改善肤感和稳定性。

协同成分与效应

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常与其他成分复配以优化性能:

  • 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SLES)协同: 降低整体刺激性,同时维持发泡力。(依据:配方研究显示复配后刺激性降低20-30%)
  • 与两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协同: 增强泡沫稳定性和粘度。
  • 与阳离子聚合物(如聚季铵盐-10)协同: 在洗发水中改善沉积性和调理效果,但需注意电荷匹配。
  • 与保湿剂(如甘油)协同: 减少清洁后皮肤干燥,提升舒适度。

注:协同效应高度依赖配方pH和离子强度,需通过实验优化。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基于权威机构评估和现有研究,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的整体安全性较高:

  • 皮肤刺激性: 低至无刺激性,在标准人体重复刺激斑贴试验中,浓度≤15%时未显示显著反应。(参考:CIR 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2013)
  • 眼刺激性: 轻度至中度,需在配方中控制浓度(通常<5%)或添加舒缓剂。
  • 致敏性: 极低,无显著致敏报告,但个体差异可能存在。
  • 系统毒性: 经皮吸收率低,无证据支持致癌、致突变或生殖毒性。(依据:OECD测试指南及动物研究)

适用肤质与注意事项

  • 推荐肤质: 所有肤质,尤其适合敏感肌、干性肌和婴儿皮肤。
  • 注意事项:
    • 避免与高浓度阳离子成分直接混合,可能发生沉淀。
    • 在极端pH(<4或>10)下可能失效,需配方缓冲。
    • 对于有特定皮肤疾病(如湿疹)者,建议先进行 patch test。

法规状态: 在全球主要市场(如欧盟、美国、中国)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无浓度限制,但需符合良好生产规范。(参考:EU Cosmetics Regulation, FDA CFR)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主要定位为中高端温和清洁成分:

  • 产品类型: 常见于“无皂基”、“温和”、“敏感肌专用”清洁产品。
  • 价格区间: 中端至高端,因生产成本高于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品牌应用: 被多个国际品牌(如强生、欧莱雅)用于婴儿线和敏感肌系列。

消费者认知

消费者对该成分的认知度较低,但通过营销传递正面形象:

  • 认知水平: 大多消费者不熟悉INCI名称,但响应“温和”、“低刺激”宣称。
  • 营销策略: 品牌常强调其“源自天然油脂”和“皮肤友好”特性,尽管为合成修饰。(来源:厂商提供资料,需谨慎评估)
  • 趋势: 随着“纯净美容”兴起,其生物降解性和温和性被放大,但实际环境影响需全生命周期评估。

注:消费者教育不足可能导致误解,如过度相信“全天然”宣称。

7.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是一种高效且温和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主要发挥清洁、发泡和调理作用:

  • 优势: 低刺激性、宽pH相容性、良好协同效应,适合敏感肌应用。
  • 局限: 无显著活性功效(如抗衰老),依赖配方优化以实现最佳性能。
  • 安全性: 基于现有证据,总体安全,符合全球法规要求。

未来展望

研究与市场趋势指向以下方向:

  • 可持续性改进: 开发生物基或绿色合成路线,减少环境足迹。(趋势:基于循环经济原则)
  • 功能增强: 通过结构修饰(如链长调整)提升温和性或泡沫性能。
  • 个性化应用: 结合皮肤微生物组研究,探索其在维持皮肤健康方面的潜在角色。(注:此展望基于理论推测,需进一步验证)

总体而言,月桂亚氨基二乙酸二钠将继续作为关键成分在温和清洁产品中演进,推动行业向更安全、可持续方向发展。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