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9 聚二甲基硅氧烷

PEG-9 聚二甲基硅氧烷

PEG-9 聚二甲基硅氧烷
中文名:PEG-9 聚二甲基硅氧烷
英文名:PEG-9 DIMETHICONE
别名:
安全性: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PEG-9 聚二甲基硅氧烷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PEG-9 聚二甲基硅氧烷 (INCI: PEG-9 Polydimethylsiloxyethyl Dimethicone) 属于改性有机硅聚合物,兼具硅氧烷骨架聚乙二醇(PEG)亲水链段的复合结构 (依据:IUPAC命名规则及INCI目录)

来源与常见应用

  • 合成来源:通过二甲基硅氧烷与PEG-9链段的化学反应合成,商业产品通常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参考: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2016)
  • 主要应用领域:
    • 护肤品:乳化剂、肤感调节剂
    • 彩妆:成膜剂、抗水剂
    • 护发产品:抗静电剂、光泽增强剂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两亲性结构(硅氧烷疏水链+PEG亲水链)赋予以下特性: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乳化稳定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稳定液晶结构 强 (多项体外验证) 在O/W乳液中表现优于传统乳化剂 (Journal of Colloid Science, 2018) 1-5%
肤感改良 硅氧烷链提供滑爽感,PEG链增强铺展性 中 (感官评价数据) 显著降低配方粘腻感 (厂商内部测试报告) 0.5-3%
"促进活性物渗透" 理论上可能干扰角质层脂质排列 弱 (仅体外模型) *注:无人体渗透增强数据支持*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硅氧烷主链 聚二甲基硅氧烷 分子量:1000-5000 Da,提供疏水性与柔滑感
PEG改性端 乙氧基化链 (EO=9) HLB值≈12,增强水溶性
典型杂质 未反应硅氧烷单体 含量<0.1% (化妆品级标准)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最佳应用场景

  • 防晒产品:二氧化钛协同改善颗粒分散性
  • 抗衰老精华:搭配神经酰胺可能增强屏障修复效果 (体外数据提示)
  • 防水彩妆:全氟化合物组合提升抗水持久性

配伍禁忌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能发生电荷中和导致沉淀
  • 高浓度电解质:破坏乳化稳定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理学数据

  • CIR评估:1-10%浓度范围内无显著刺激性 (CIR Final Report, 2016)
  • 皮肤渗透性:分子量>500 Da,系统吸收可忽略

适用人群警示

  • 敏感肌测试:建议先做斑贴试验
  • 痘肌风险:含硅成分可能诱发少数人群粉刺 (参考:Acnegenicity Rating 2/5)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商业宣传策略

  • "智能包裹技术"等营销术语常见 (来源:厂商宣传资料)
  • 常与"纳米技术"概念捆绑,实际分子尺寸>50nm

消费者误解

  • PEG安全性争议:实际化妆品级PEG-9无乙氧基残留风险
  • 硅油堵塞毛孔:现代研究否定该普遍认知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多功能性:单成分实现乳化+肤感调节双重功能
  • 配方精简:减少传统乳化剂用量

未来研究方向

  • 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其"促渗"宣称
  • 开发更低分子量变异体以拓展应用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