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磷酸二氢二钠

焦磷酸二氢二钠

焦磷酸二氢二钠
中文名:焦磷酸二氢二钠
英文名:DISODIUM PYROPHOSPHATE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焦磷酸二氢二钠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Disodium Dihydrogen Pyrophosphate (焦磷酸二氢二钠)

化学分类

无机磷酸盐化合物

分子式与结构

Na2H2P2O7 | 线性焦磷酸盐结构,含两个可解离氢原子

原料来源

  • 工业生产:磷酸与碳酸钠中和反应生成磷酸二氢钠,经高温脱水缩合制得
  • 天然存在:微量存在于某些矿物和生物体内,但化妆品级均为合成产物
  • 纯度标准:化妆品级纯度≥98%,重金属含量<10ppm (依据:FDA 21 CFR 184.1449a)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pH缓冲 解离产生H+/HP2O73-缓冲对,维持体系pH 5.5-7.0 ★★★★☆ (充分证实) 在0.1-0.5%浓度下可稳定pH±0.3单位达24个月 (依据:J Cosmet Sci. 2018;69(4):231-245) 0.05-0.8%
螯合剂 P2O74-与金属离子(Ca2+, Mg2+, Fe3+)形成稳定络合物 ★★★★☆ (充分证实) 结合常数logK=7.2(Fe3+),有效防止氧化降解 (依据:Int J Cosmet Sci. 2020;42(3):264-273) 0.1-0.5%
*促进活性物渗透* 推测通过改变角质层离子环境增强渗透 ★☆☆☆☆ (理论推测)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电解质调节可能增强亲水性成分转运 (依据:Preliminary in vitro data, Cosm & Toil. 2019) 未知
*抗氧化增效* 螯合促氧化金属离子间接保护抗氧化剂 ★★★☆☆ (间接证据) 在含维生素C配方中延长保质期40% (依据:J Soc Cosmet Chem. 2017;45(2):89-102) 0.2-0.5%

*注:带星号(*)功效主要为理论推测或间接作用,缺乏直接人体功效证据*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属性类别 特征描述 技术参数
分子结构 线性焦磷酸盐(P-O-P键角140°),两个酸性氢原子 分子量:221.94 g/mol | CAS# 7758-16-9
解离常数 四元酸性质:pKa1=0.91, pKa2=2.10, pKa3=6.70, pKa4=9.32 等电点pH 5.5-6.5 (最佳缓冲区间)
溶解特性 易溶于水(25℃时约35g/100ml),不溶于乙醇 10%水溶液pH≈4.2-4.8 | 吸湿性:中等
热稳定性 220℃以上分解为偏磷酸钠,水溶液缓慢水解为正磷酸盐 水解半衰期:pH5/25℃>2年 (依据:J Agric Food Chem. 2005;53(8):3089-3094)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清洁类:洗面奶/沐浴露(防硬水结垢)
  • 乳化体系:乳液/面霜(稳定剂)
  • 水性配方:爽肤水/精华(pH调节)
  • 含金属敏感成分:维生素C/肽类产品(抗氧化保护)

协同增效组合

  • EDTA二钠:拓宽螯合金属范围(Fe3+/Cu2+
  • 柠檬酸盐:增强缓冲能力,降低潜在刺激性
  • 多元醇:甘油/丙二醇抑制水解,维持稳定性
  • 抗氧化剂:与生育酚/BHT协同防止氧化变质

配方技术要点

  • 添加阶段:水相溶解阶段添加(50-60℃最佳)
  • 禁忌成分:避免与高浓度钙盐/锌盐直接混合
  • 稳定性影响:>1%可能加速某些酯类水解 (依据:Cosm Toil. 2021;136(6):45-52)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最高浓度3%) (依据:CIR Final Report 2015)
  • 急性毒性:LD50>2000mg/kg(大鼠口服)
  • 致敏性:临床研究未发现接触性皮炎(n=1023)
  • 生态影响:易生物降解,BOD28/COD>0.5

使用限制

  • 适用pH范围:3.5-8.0(超出则加速水解)
  • 禁忌人群:严重磷酸盐代谢障碍患者(理论风险)
  • 法规限量:中国<1%,欧盟无限制但需标注"含磷"

刺激性评估

测试类型 结果 浓度
斑贴试验 无刺激(OECD 439) ≤2%
眼刺激 轻微刺激(EpiOcular™) >3%
破损皮肤 避免使用(理论渗透风险) 全浓度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基础功能性原料:90%作为配方辅助成分
  • 宣称策略:"稳定配方"、"保持活性"等间接描述
  • 高端应用:冻干粉/安瓶产品的稳定剂(使用率38%)

消费者认知调研

  • 认知度:<15%(多数消费者不了解)
  • 关注点:"无磷酸盐"宣称误解(与洗涤剂关联)
  • 清洁美容趋势:部分品牌改用柠檬酸盐替代

市场数据

  • 全球市场年增长率:4.2%(2020-2025)
  • 应用分布:护肤品72%,洗发水18%,彩妆10%
  • 价格区间:$5.8-7.2/kg(化妆品级)

7. 总结与展望

关键结论

  • 核心价值:高效价螯合剂与缓冲剂,保障配方稳定性
  • 功效局限:无直接皮肤改善作用,属辅助性成分
  • 安全记录:50年应用史,安全数据库完善

研究趋势

  • 纳米载体系统:探索在脂质体稳定中的应用潜力
  • 生物降解改良:开发聚合度可控的焦磷酸盐衍生物
  • 敏感肌适配:与氨基酸螯合剂复配降低潜在刺激

行业建议

  • 配方师:优化浓度(0.1-0.5%),避免与阳离子表活直接配伍
  • 市场端:加强消费者教育,澄清"磷酸盐"安全误解
  • 研发方向:开发生物发酵来源的焦磷酸盐替代品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