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提取物
玉兰(MAGNOLIA DENUDATA)提取物

中文名:玉兰提取物
英文名:MAGNOLIA DENUDATE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抗氧化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玉兰(MAGNOLIA DENUDATA)提取物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MAGNOLIA DENUDATA FLOWER EXTRACT (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
植物来源与简介
玉兰(Magnolia denudata),又称望春花、白玉兰,是木兰科木兰属的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其花蕾(辛夷)和树皮是传统中药的组成部分,常用于治疗鼻炎、头痛和风寒感冒。在化妆品中,主要利用其干燥花蕾或花瓣的提取物。
提取方式
- 溶剂提取: 最常见的方法,使用水、乙醇或其他水醇混合溶剂,提取极性活性成分。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用于获取更高纯度、无溶剂残留的挥发性油和亲脂性化合物,但成本较高。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科学依据为重点)
玉兰提取物的多种生物活性源于其丰富的多酚类和挥发油成分,主要通过抗氧化、抗炎和抑制特定酶的途径发挥作用。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如已知) |
---|---|---|---|---|
抗氧化 | 清除自由基(如DPPH、ABTS⁺)、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皮肤自身抗氧化酶(如SOD、CAT)的活性。 | 强 (体外、离体) | 多项研究证实其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或相当于常见抗氧化剂如α-生育酚。 (依据:多项体外化学模型及细胞模型研究) | 体外研究中常见浓度为 0.1-1% (w/v)。配方中建议添加量通常 >0.5% |
抗炎 | 抑制促炎介质(如NO、PGE₂、TNF-α、IL-6)的产生,通过调控NF-κB、MAPKs等炎症信号通路。 | 中至强 (体外、动物模型) | 木兰脂素(Magnolin)等木脂素类成分被证明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 (依据:细胞实验及小鼠耳肿胀模型) | 体外研究多在 10-100 μg/mL。配方中添加量未知,需具体评估。 |
美白亮肤 | 抑制酪氨酸酶(Tyrosinase)的活性,干扰黑色素的生物合成;可能还具有抑制黑色素细胞增殖或转移的潜力。 | 中 (体外) | 提取物及单体成分(如和厚朴酚)对酪氨酸酶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的抑制效果。 (依据:体外酶活实验及部分细胞模型) | 体外IC₅₀值因提取物和测试体系而异,普遍在数十至数百 μg/mL。配方中需较高添加量。 |
抗菌 | 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结构,抑制其生长。对痤疮丙酸杆菌(C. acnes)、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等有一定效果。 | 中 (体外) | 挥发油成分及厚朴酚等显示出广谱的抗菌活性。 (依据:琼脂扩散法、MIC/MBC测定) | MIC值因菌种和成分而异。 |
抗糖化 | 理论上可通过捕获活性羰基物种(如MGO)或抑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来减少皮肤黄化与老化。 | 弱 (初步体外) | 个别体外化学模型显示其多酚成分具有羰基捕获潜力,但缺乏皮肤相关模型验证。 (注:此机制基于初步研究,证据有限)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玉兰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复杂,其活性与提取部位(花蕾、花、树皮)和提取方式密切相关。花蕾和花中主要活性成分如下: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与贡献 |
---|---|---|
木脂素类 (Lignans) | 木兰脂素 (Magnolin), 辛夷脂素 (Fargesin), 松脂素 (Pinoresinol), 和厚朴酚 (Honokiol), 厚朴酚 (Magnolol) | 核心活性成分。贡献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和厚朴酚与厚朴酚也具神经舒缓潜力。 |
挥发油 (Volatile Oils) | α-松油醇 (α-Terpineol), 桉叶油醇 (1,8-Cineole), 樟脑 (Camphor), 金合欢烯 (Farnesene) | 贡献特征香气,并具有抗菌、抗炎特性。提取方法对其含量影响巨大。 |
生物碱类 (Alkaloids) | 木兰碱 (Magnoflorine) | 具有抗炎和肌肉松弛作用,但皮肤渗透性与外用活性研究相对较少。 |
黄酮类 (Flavonoids) | 槲皮素 (Quercetin), 山奈酚 (Kaempferol) 的糖苷形式 | 强效抗氧化剂,辅助清除自由基,增强光保护作用。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产品类型
- 精华液、安瓶(高浓度活性诉求)
- 面霜、乳液(提供抗氧化和抗衰老 benefits)
- 爽肤水、化妆水
- 主打“天然”、“植物”概念的护肤系列
协同成分建议
- 与其他抗氧化剂复配: 如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E(生育酚)、阿魏酸。可构建抗氧化网络,提供全面保护,增强光稳定性。
- 与抗炎舒缓成分复配: 如红没药醇、甘草亭酸、积雪草提取物。协同减轻皮肤炎症反应,适用于敏感肌肤和痘痘肌护理。
- 与美白成分复配: 如烟酰胺、熊果苷、曲酸。通过不同机制(抑制酪氨酸酶、阻断黑色素转移)多通路实现美白效果。
配方注意事项
- 玉兰提取物多为深色液体或粉末,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的色泽,需在配方中预先评估。
- 其活性成分(如多酚、木脂素)可能对pH、温度和光照敏感,需选择合适的配方体系并考虑添加稳定剂。
- 确保使用来自可靠供应商的、标准化活性成分含量的提取物,以保证功效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 总体安全性高: 化妆品成分审查(CIR)专家小组已评估木兰属(Magnolia)提取物(包括玉兰提取物)在现有使用方式和浓度下作为化妆品成分是安全的。 (参考:CIR安全评估报告,2016)
- 致敏性低: 目前未有广泛报道的接触性过敏案例,但其含有的挥发性芳香物质理论上存在极低概率的致敏风险。
- 无光毒性: 现有数据未显示其具有光毒性。
适用肤质与注意事项
- 一般适用于所有肤质,包括油性、混合性、干性和敏感性肌肤。
- 由于其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尤其适合关注抗衰老、舒缓维稳的消费者。
- 极度敏感的个体仍建议在使用含该成分的产品前进行 patch test(局部测试),特别是产品中同时含有其他潜在致敏源(如精油、高浓度防腐剂)时。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虽无负面数据,但出于谨慎考虑,建议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主要定位於中高端护肤品牌,特别是强调“植物萃取”、“汉方”、“天然”概念的产品线。
- 常作为多功能活性成分进行宣传,主打“一瓶多效”,如同时宣称抗氧化、抗老、提亮、舒缓。
- 是韩国、中国等亚洲市场护肤品中受欢迎的传统植物成分之一。
消费者认知
- 消费者通常将其与“高贵”、“典雅”、“纯净”的意象联系在一起,部分源于玉兰花本身的形象。
- 对于成分党而言,其抗氧化和抗炎的机制有较强的科学背书,认可度较高。
- 部分市场宣传可能会过度强调其“稀有性”或“神秘古老力量”,这些属于营销话术,消费者需理性看待,关注其实际有效成分和浓度。
7. 总结与展望
玉兰(Magnolia denudata)提取物是一种具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多效型植物活性成分。其核心价值在于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这为其在抗衰老、舒缓镇静类护肤品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其美白和抗菌功效也有初步的体外证据支持。
优势: 作用机制相对明确,安全性记录良好,来源天然,符合当前市场趋势,且能与其他热门活性成分良好协同。
局限与挑战: 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于体外和动物模型,缺乏大规模、设计严谨的人体临床试验来直接验证其在皮肤上的最终功效。不同供应商的提取物在活性成分含量和组成上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品牌方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功效验证。
未来展望: 未来研究应更多转向临床功效验证,并探索其不同活性单体成分(如特定木脂素)的具体作用机制、生物利用度和最佳配伍浓度。通过纳米载体等新型递送技术增强其活性成分的经皮吸收率,也是提升其功效潜力的重要方向。总体而言,玉兰提取物是一种非常有前景且值得持续关注的化妆品功能性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