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醇聚醚-10 磷酸酯
油醇聚醚-10 磷酸酯

中文名:油醇聚醚-10 磷酸酯
英文名:OLETH-10 PHOSPHATE
别名:无
安全性:
2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表面剂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油醇聚醚-10 磷酸酯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Oleth-10 Phosphate
化学分类与来源
油醇聚醚-10 磷酸酯属于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是由油醇(Oleyl Alcohol)与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发生乙氧基化反应生成油醇聚醚-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再与五氧化二磷(P₂O₅)或聚磷酸等进行磷酸酯化反应,最终中和得到的复杂混合物。(依据:化妆品原料化学合成标准路径)
常见商品名与供应商
- Crodafos™ N10N (Croda)
- Crafol™ AP-31 (Cognis/BASF)
- Nikkol ODP-10 (Nikko Chemicals)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科学依据为重点)
作为一种独特的表面活性剂,其功效源于其两亲分子结构,兼具清洁、乳化及护肤特性。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典型) |
---|---|---|---|---|
温和清洁剂 | 其阴离子磷酸基团 (-OPO₃²⁻) 可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通过胶束化作用包裹并清除皮脂、污垢。同时,庞大的乙氧基链 (-(OCH₂CH₂)₁₀OH) 和油基长链提供了空间位阻,减弱了对皮肤角质层脂质的溶出和蛋白质的变性,从而降低刺激。 | 强 (体外/临床) | 多项斑贴试验及表面张力测定证实其刺激性显著低于传统SLS、SLES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参考:J. Soc. Cosmet. Chem., 多种表面活性剂刺激性比较研究) | 1% - 5% |
乳化剂 (O/W型) | 分子中亲水的磷酸基与乙氧基链伸向水相,亲油的油基长链伸向油相,在油水界面定向排列,形成稳定的界面膜,降低界面能,防止液滴聚结。 | 强 (应用实证) | 广泛用于各类膏霜、乳液配方中,能形成细小、稳定的乳液颗粒。 | 0.5% - 3% |
增溶剂 | 其胶束内核可有效包裹非水溶性或微溶性物质(如香精、油溶性维生素、某些化学防晒剂),使其透明地分散于水相中。 | 强 (应用实证) | 是配制透明洗发水、爽肤水、精华液等产品的关键增溶剂之一。 | 0.1% - 2% |
辅助润肤与改善肤感 | 其疏水端的油醇链段在皮肤表面可铺展,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滑爽感。同时能减少配方中其他表面活性剂带来的干燥、紧绷感。 | 中等 (感官评价) | 配方应用反馈表明,其能赋予产品用后皮肤柔软、平滑的肤感,减少 stripping effect。(来源:厂商应用指南及配方师经验) | 0.5% - 4% |
“抗静电” & “调理” (发用品中) | 阴离子磷酸基团可中和头发因摩擦产生的正电荷,减少毛躁,同时其吸附在发丝上形成薄膜,改善干梳理性。 | 中等 (体外测试) | 主要用于洗发水、护发素中,电镜观察及摩擦系数测试支持其抗静电和调理效果。(注:此功效在发用品中更为突出) | 1% - 5%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结构 | 基本性质与功能 |
---|---|---|
主成分:单酯 & 双酯混合物 | RO-(CH₂CH₂O)₁₀-PO₃M₂ (单酯) [RO-(CH₂CH₂O)₁₀]₂-PO₂M (双酯) |
R = 油基 (C18不饱和烷基链);M = Na, K, NH₄⁺ 等。单酯水溶性更好,乳化性强;双酯亲油性更强,增稠、稳泡效果更佳。商业产品为两者混合物,比例因合成工艺而异。 |
游离聚醚 | RO-(CH₂CH₂O)₁₀-H | 未反应的油醇聚醚-10。提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温和特性,与磷酸酯协同增效。 |
无机盐 | 磷酸盐 (e.g., M₃PO₄) | 合成副产物或中和产物。含量较低,通常对配方影响微小。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产品类型
- 洁面产品:温和洁面乳、洁面啫喱、卸妆乳。
- 护肤乳液/膏霜:O/W型乳化体,尤其适用于敏感肌或温和宣称产品。
- 护发产品:温和洗发水、护发素,提供调理抗静电功能。
- 水剂型产品:精华液、爽肤水,作为增溶剂使用。
关键协同成分
- 与其他温和表活复配:如与椰油酰两性基二乙酸二钠、烷基糖苷(APG)复配,可进一步降低体系刺激性,提升泡沫丰富度和稳定性。
- 与阳离子调理剂复配:在发用品中,可与聚季铵盐等阳离子聚合物配伍性良好(磷酸根基团电荷密度低于羧酸盐,不易形成强絮凝),共同沉积于头发,增强调理效果。
- 与油脂和润肤剂:其乳化能力与多种油脂(如GTCC、硅油、植物油脂)有良好协同性,构建稳定肤感佳的乳液体系。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概要
- 皮肤刺激性:低。大量数据表明其急性皮肤刺激性微弱,甚至可用于受损皮肤配方。(依据:多项人体重复激发斑贴试验(HRIPT))
- 眼刺激性:低至中度。仍需避免高浓度入眼,但在配方体系中因其温和性,整体眼刺激性风险较低。
- 致敏性:极低。暂无可靠数据显示其有显著致敏潜力。
- 法规状态:中国、欧盟、美国等全球主要化妆品市场均允许使用,无浓度限制(以良好生产规范为限)。(参考:CIR(化妆品成分评审)专家小组对其相关烷醇聚醚磷酸酯类成分的评估结论)
适用肤质与注意事项
- 特别适用于:敏感肌肤、干性肌肤以及寻求温和清洁产品的消费者。
- 注意事项:
- 产品最终pH值会影响其稳定性和性能,通常建议配方pH范围在5.0 - 7.5。
- 在高浓度电解质或强酸性(pH < 4)环境下可能影响其溶解性和乳化稳定性。
- 尽管极其温和,但对于极度敏感或患有特定皮肤病的个体,仍建议进行皮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油醇聚醚-10 磷酸酯是专业化妆品配方中的一种高性能功能性原料,而非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概念成分。它主要被定位为“温和型表面活性剂”或“多功能乳化/增溶剂”,常用于中高端、药妆、母婴及敏感肌专研产品线中,用以提升配方的温和性和使用肤感。
消费者认知
普通消费者对该成分的认知度较低。它通常不会作为主打宣传成分出现在产品包装上,而是作为配方体系中的“幕后功臣”。品牌更倾向于宣传其最终功效,如“温和洁净”、“维持皮肤屏障”、“无泪配方”等,而这些宣称的背后往往有此类温和表活的贡献。成分党消费者可能通过查阅全成分表识别它。
7. 总结与展望
油醇聚醚-10 磷酸酯是一种兼具清洁、乳化、增溶、调理多重功能的优秀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高效力与低刺激性之间的卓越平衡。
未来展望: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温和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此类高性能、低环境负担的表活需求将持续增长。研发趋势可能集中于:
- 通过更精准的合成工艺控制单/双酯比例,定制化满足不同配方需求。
- 探索与更多新型生物基或绿色化学来源原料的复配协同效应。
- 在微乳液、纳米乳液等先进递送系统中的应用潜力挖掘。
总之,它将继续是配方师构建下一代温和高效个人护理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