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红豆提取物
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NA)提取物

中文名:海红豆提取物
英文名:ADENANTHERA PAVONINA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NA)提取物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ADENANTHERA PAVONINA EXTRACT (海红豆提取物)
植物来源
- 科属: 豆科 (Fabaceae) 海红豆属 (Adenanthera)
- 常用部位: 种子、树皮或叶片 (提取部位需根据具体产品确认)
- 地理分布: 原生于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现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
传统应用
在阿育吠陀医学中用于抗炎、伤口愈合及皮肤感染治疗 (参考:传统草药学文献)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氧化 | 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 | 体外研究强支持 | 含多酚类化合物,DPPH清除率>80% (依据: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5) | 0.1-1% |
抗炎 | 抑制COX-2和TNF-α表达 | 体外+动物模型 | RAW264.7细胞中NO抑制率65% (参考:Phytotherapy Research, 2018) | 未知 |
皮肤屏障修复 | 推测通过调节丝聚蛋白表达 | 理论推测 | *注:基于其传统伤口愈合用途,需进一步验证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相关性 |
---|---|---|---|
黄酮类 | 槲皮素衍生物 | 极性中强,热不稳定 | 抗氧化/抗炎主效成分 |
三萜皂苷 | Adenanthin | 两亲性,表面活性 | 潜在清洁/抗菌作用 |
生物碱 | Pavoninines | 碱性,水溶性差 | 需关注刺激性风险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抗衰老精华 (与维生素C、白藜芦醇协同)
- 舒缓乳液 (搭配红没药醇、积雪草苷)
- *注:目前商业应用较少,多处于研究阶段
增效组合
- 抗氧化系统: 与SOD、谷胱甘肽联用可提升自由基清除网络效率
- 抗炎通路: 与马齿苋提取物共同抑制NF-κB通路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潜在风险
- 生物碱含量: 可能引起敏感肌刺激 (建议浓度<0.5%)
- 光敏感性: 未发现明确光毒性报告
适用人群
- 适用: 非敏感肌、抗氧化需求者
- 慎用: 湿疹/皮炎急性期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目前主要作为新兴植物成分出现在高端有机线产品中,常与"阿育吠陀传统智慧"概念绑定营销 (来源:2023年市场调研数据)
7. 总结与展望
海红豆提取物在抗氧化/抗炎方面具有研究价值,但需更多临床验证。未来开发应关注:
- 标准化提取工艺建立
- 生物碱安全性深度评估
- 与其他热带植物成分的配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