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漆果蜡

野漆(RHUS SUCCEDANEA)果蜡

野漆果蜡
中文名:野漆果蜡
英文名:RHUS SUCCEDANEA FRUIT WAX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黏度控制, 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野漆(RHUS SUCCEDANEA)果蜡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RHUS SUCCEDANEA FRUIT WAX (野漆果蜡)

植物来源与提取工艺

从漆树科植物野漆树(Rhus succedanea)的果实中提取的天然蜡质。主要生产于东亚地区(日本、中国、越南),传统用于制作"日本木蜡"(Japan wax)。通过果实压榨、熔融过滤、漂白精制获得,呈浅黄色至乳白色固体(注:精制程度影响色泽与纯度)(来源:Journal of Oleo Science, 2018)

物理化学特性

  • 形态:半固体至硬质蜡状
  • 熔点:48-55°C(低于蜂蜡)
  • 皂化值:200-220 mg KOH/g
  • 酸值:5-20 mg KOH/g
  • 特性:优异光泽度、中等硬度、良好乳化稳定性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皮肤屏障强化 形成半封闭性薄膜,减少TEWL(经皮水分流失);促进角质层脂质重组 ★★★☆☆
(体外/离体证据)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TEWL降低12-18%(参考: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16) 3-10%
肤感改良剂 独特晶体结构提供丝滑延展性与光泽度 ★★★★☆
(技术测试)
流变学测试显示剪切稀化特性优于蜂蜡(来源:Cosmetic Science Conference, 2020) 1-8%
抗氧化 多酚成分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 ★★☆☆☆
(体外研究)
注:主要基于其脂肪酸组成推测,DPPH清除率IC₅₀≈120μg/mL(依据:Phytochem Anal, 2015) 未知
抗衰老 厂商宣称激活胶原合成 ★☆☆☆☆ 注:此宣称缺乏人体试验支持,机制研究不足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含量范围 功能意义
甘油三酯 三棕榈精
三亚油精
70-85% 主要结构成分,提供硬度与熔点
游离脂肪酸 棕榈酸
油酸
5-15% 影响乳化性能与皮肤亲和性
植物甾醇 β-谷甾醇
菜油甾醇
1-3% 潜在抗炎与屏障修复作用(注:需更多皮肤渗透研究)
多酚类 漆黄素
槲皮素衍生物
0.2-1.5% 抗氧化活性来源,但透皮性存疑
烃类 C25-C33烷烃 2-8% 影响结晶形态与光泽度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彩妆产品:唇膏(替代蜂蜡)、眉蜡、膏状腮红
  • 护肤剂型:高熔点膏霜、护手棒、防晒棒
  • 发用产品:造型发蜡、发膏

协同增效组合

  • 植物油(荷荷巴油/角鲨烷):降低结晶度,改善延展性
  • 合成蜡(聚乙烯蜡):增强结构稳定性
  • 神经酰胺:协同强化屏障功能(依据:离体皮肤渗透研究)
  • 抗氧化剂(VE/白藜芦醇):补偿其有限的抗氧化活性

配方注意事项

需控制pH>5.0防止甘油三酯水解;建议添加0.1-0.5%抗氧化剂防止酸败;与高浓度乙醇配伍性较差。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未完成全面评估,但同属植物蜡(蜂蜡/小烛树蜡)通常认为安全(参考:CIR 2017年报)
  • 致敏风险:含漆酚衍生物(潜在致敏原),精制后残留量<10ppm
  • 致痘性:低(comedogenic rating 1-2)

适用人群与禁忌

  • 适用:干性至中性皮肤;需强封闭性产品
  • 慎用:漆树过敏史者(交叉过敏风险);油痘肌(高封闭性)
  • 孕妇:无明确禁忌,但缺乏安全性研究

法规状态

中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收录;欧盟未限制;日本化妆品标准认可。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高端天然线:主打"日本传统工艺"概念
  • 素食化妆品:替代蜂蜡的植物基选择
  • 特色彩妆:强调"丝绸光泽"妆效

消费者认知特点

  • 正认知:"天然来源"(75%消费者偏好)、"文化独特性"
  • 负认知:"漆树关联"引发安全疑虑(需品牌教育)
  • 过度宣称:部分品牌夸大其"抗老"功效缺乏依据

典型产品溢价

含野漆果蜡产品价格通常高于合成蜡产品30-50%,但低于同等小烛树蜡产品。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价值总结

  • 优势:独特晶体结构提供卓越光泽与肤感,天然来源优势,中等熔点适用性广
  • 局限:致敏原控制要求高,抗氧化活性有限,成本高于合成蜡
  • 证据等级:物理性能证据充分(★★★☆),生理功效证据有限(★★☆☆)

研究与发展方向

  • 精制工艺:开发超临界萃取降低致敏残留
  • 功效验证:需开展人体试验验证屏障修复功效
  • 改性应用:研究氢化改性提升氧化稳定性
  • 可持续性:推动野漆树种植认证,建立可追溯供应链

专家建议

推荐作为肤感改良剂应用于彩妆及高封闭性护肤产品,避免过度功效宣称。配方中需明确标注"含漆树衍生物"警示过敏风险,并控制添加量≤15%。未来价值取决于精制技术进步与临床功效验证。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