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脂醇聚醚-9 乙酸酯
羊毛脂醇聚醚-9 乙酸酯

中文名:羊毛脂醇聚醚-9 乙酸酯
英文名:LANETH-9 ACETAT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羊毛脂醇聚醚-9乙酸酯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羊毛脂醇聚醚-9乙酸酯 (Lanolin Alcohol Polythene Glycol-9 Acetate)
原料来源
- 天然来源:衍生自羊毛脂(绵羊皮脂腺分泌物)(参考: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Vol 63)
- 化学改性:通过乙氧基化(添加9分子环氧乙烷)和酯化(乙酸化)两步反应制成
- 商品形态:淡黄色至琥珀色粘稠液体或膏体
历史与法规
作为羊毛脂衍生物,受化妆品成分审查(CIR)专家组评估,在0.1-50%浓度范围内被认为是安全的(依据:CIR报告2016)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强效乳化稳定剂 | 分子中亲水(聚乙二醇链)与亲油(羊毛脂醇链)结构形成界面膜 | ★★★★☆ (充分证实) |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40%(来源:Colloids Surf B Biointerfaces, 2018) | 1-5% |
长效保湿剂 | 乙酸酯基增强角质层脂质融合,聚醚链形成水合层 | ★★★☆☆ (临床证实) | 使用4周后经皮水分流失(TEWL)降低23%(依据:Int J Cosmet Sci, 2020) | 0.5-3% |
肤感改良剂 | 降低配方黏腻感,增强铺展性 | ★★★☆☆ (体外/感官测试) | 在乳液中将黏腻感评分降低2.3倍(来源:厂商应用数据) | 0.3-2% |
屏障修复* | 可能通过补充角质层脂质 | ★☆☆☆☆ (理论推测) | 体外模型显示促进板层小体分泌(注:缺乏人体验证)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功能贡献 |
---|---|---|---|
乙氧基化醇 | 聚乙二醇(PEG-9)羊毛脂醇醚 | HLB值≈10-12 | 提供水溶性及乳化能力 |
乙酰化酯 | 乙酸羊毛脂醇酯 | 分子量≈800-1000 Da | 增强脂溶性及皮肤亲和性 |
游离醇残留 | 未反应羊毛脂醇 | <3% | 可能影响肤感 |
副产物 | 聚乙二醇二乙酸酯 | <1% | 无功能性贡献 |
关键化学特性
- 分子结构:CnHmO-(CH2CH2O)9-CO-CH3
- 溶解性:水/醇/油三溶特性
- 稳定性:pH耐受范围4-9,避免强氧化剂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O/W乳液:作为主乳化剂(3-8%)
- 护发素:阳离子调理剂增效剂(1-3%)
- 彩妆:颜料分散稳定剂(0.5-2%)
- 防晒:改善高SPF配方的涂抹性
协同增效组合
- + 神经酰胺:提升屏障修复效果(协同指数1.8)
- + 硅弹性体:优化涂抹顺滑度
- + 甘油:增强水合作用(保湿+44%)
- + 硬脂酸酯:稳定高油相体系
配方注意事项
避免与高浓度电解质(>2%)或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SLES)配伍,可能导致乳化体系破坏。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1(安全)(最高安全等级)
- 致敏率:<0.3%(低于羊毛脂原料的5%)
- 眼刺激性:兔眼试验显示轻微刺激(Draize评分2.1/110)
适用人群
- 推荐:干性/极干性皮肤 • 成熟肌肤 • 受损发质
- 慎用:羊毛脂过敏史者(残留醇可能致敏)
- 禁忌:急性湿疹期 • 开放性创面
孕期使用
无致畸性报告,但缺乏大型妊娠人群研究(建议咨询医师)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中高端修复类护肤品(单价>$30/50ml)
- 专业护发产品(特别是烫染修护系列)
- "无添加"宣称产品的乳化替代方案
消费者认知特点
- 正向认知:"天然衍生" • "高效保湿"
- 误解:与廉价矿物油等同 • 误认为纯天然成分
- 关注点:48%消费者关注"羊毛脂来源伦理"(2023市场调研)
市场趋势
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6.2%,受"无水配方"和"敏感肌适用"需求驱动(来源:Cosmetics Global Market Report)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优势
- 多功能乳化/保湿剂,具独特肤感调节能力
- 安全性优于传统羊毛脂,致敏率显著降低
- 在无水/低水配方中表现优异
技术局限
- 批次间物性差异较大(原料来源依赖性)
- 高低温稳定性挑战(浊点≈65℃)
- "纯素"宣称的伦理争议
研究展望
- 机制研究:深化屏障修复机制验证
- 工艺创新:开发植物源类似物(如霍霍巴酯衍生物)
- 应用拓展:经皮递送系统增效研究
总体评价
作为经化学修饰的天然衍生成分,在乳化稳定性和肤感改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需加强临床级功效验证。建议配方用量1-5%,重点关注原料溯源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