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7 橄榄油羧酸钠
PEG-7 橄榄油羧酸钠

中文名:PEG-7 橄榄油羧酸钠
英文名:SODIUM PEG-7 OLIVE OIL CARBOXYLATE
别名:无
安全性: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表面剂, 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PEG-7 橄榄油羧酸钠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PEG-7 橄榄油羧酸钠(INCI: Sodium PEG-7 Olive Oil Carboxylate)属于:
- 化学类别:乙氧基化脂肪酸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来源:橄榄油(Olea europaea)衍生物与环氧乙烷的合成反应产物 (参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历史与工业应用背景
最初开发用于替代传统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因其温和性与天然来源特性,近年广泛应用于:
- 洁面产品(卸妆乳、泡沫洁面)
- 婴儿洗护用品
- 敏感性皮肤专用配方 (来源: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2020)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温和清洁 | 通过羧酸钠极性头与皮脂非极性尾的协同作用,降低表面张力而不破坏角质层间脂质 | 强(多项临床研究) | 对比SLS,经皮水分流失(TEWL)减少42% (依据:Dermatology Research, 2019) | 1-5% |
乳化稳定 | PEG链形成空间位阻,羧酸根提供静电稳定 | 中等(体外实验证实) | 在pH 5.5-7.0范围内保持稳定 (参考:Journal of Colloid Science, 2021) | 0.5-3% |
抗氧化辅助 | 可能保留橄榄油多酚(如羟基酪醇)的残留活性 | 理论推测 | 仅检测到微量(<0.1%)活性成分 (注:需进一步纯化验证)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链结构 | 橄榄油脂肪酸(C18:1为主) | 碘值80-88,含≥58%油酸 |
亲水基团 | PEG-7链 + 羧酸钠 | HLB值≈12(水溶性倾向) |
杂质控制 | 游离PEG(≤1%) | 需监控二噁烷残留(<10ppm) (依据:FDA化妆品规范)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最佳应用场景
- pH敏感体系:与柠檬酸缓冲系统协同(稳定pH 5.5-6.5)
- 增稠需求:搭配丙烯酸类/C13-14异链烷烃可获得假塑性流变
典型协同组合
- 温和性增强:椰油酰两性基二乙酸二钠(降低刺激性指数)
- 清洁力调节:癸基葡糖苷(1:2比例时CMT值最佳)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安全(1-5%用量)(参考:CIR Final Report, 2020)
- 眼刺激性:兔眼测试显示可逆性轻微刺激(Draize评分1.2/10)
禁忌与注意事项
- 避免配伍:高浓度阳离子聚合物(可能产生沉淀)
- 特殊人群:破损皮肤需谨慎(虽无致敏报告,但缺乏长期跟踪数据)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营销切入点:
- "植物来源温和性" (注:实际为半合成原料,需明确说明加工度)
- 真实优势:ECO CERT认证可行性(满足绿色化学12原则)
7. 总结与展望
作为新一代绿色表面活性剂,其核心价值在于:
- 技术突破:平衡了天然来源与化学修饰的效能矛盾
- 未来方向:开发更高纯度单体(减少PEG副产物)
注:需加强临床级功效验证,特别是长期屏障功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