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蜡醇聚醚-10 磷酸酯

鲸蜡醇聚醚-10 磷酸酯

鲸蜡醇聚醚-10 磷酸酯
中文名:鲸蜡醇聚醚-10 磷酸酯
英文名:CETETH-10 PHOSPHATE
别名:Ceteareth-10磷酸酯、PEG-10鲸蜡醇醚磷酸酯
安全性:
1
3
功效:表面活性剂、乳化剂

成分简介

鲸蜡醇聚醚-10 磷酸酯是一种常见的化妆品成分,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它主要作为乳化剂使用,帮助稳定油相和水相的混合物,防止产品分层或沉淀。同时,它具有增稠作用,能提升配方的粘度,使质地更顺滑易涂抹,改善使用感。此外,该成分还具备温和的清洁性能,常用于洗面奶或沐浴露中,辅助去除污垢...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鲸蜡醇聚醚-10磷酸酯 (Ceteareth-10 Phosphate) 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鲸蜡醇聚醚-10磷酸酯 (INCI: Ceteareth-10 Phosphate)

CAS号: 51811-79-1 | EC号: 257-401-0

来源与生产

通过三步合成工艺制备:

  • 原料来源:鲸蜡硬脂醇 (Cetearyl Alcohol,C16-C18脂肪醇混合物) + 环氧乙烷 (Ethylene Oxide)
  • 关键反应:脂肪醇聚氧乙烯化 → 磷酸酯化 → 中和
  • 最终产物: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通常以钠盐或单乙醇胺盐形式存在

工业级纯度要求:游离聚乙二醇含量 ≤ 5%,磷酸单酯含量 ≥ 90% (依据: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乳化稳定剂 磷酸酯头基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聚氧乙烯链提供空间位阻 ★★★★☆ (充分证实) 在1-3%浓度可形成液晶结构增强乳液稳定性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8) 0.5-5%
温和清洁 临界胶束浓度(CMC)约0.01g/dL,低于SLES等硫酸盐类 ★★★☆☆ (临床验证) 人体斑贴试验显示刺激性显著低于SLS (Contact Dermatitis, 2015) 1-10%
肤感调节 磷酸酯吸附角质层形成定向排列,降低摩擦系数 ★★★☆☆ (体外验证) 离体皮肤测试显示摩擦系数降低27% (Skin Research & Technology, 2020) 0.5-2%
"皮肤屏障修复" 可能通过增强脂质层有序性 ★☆☆☆☆ (理论推测) 体外模型显示角质层脂质排列改善,缺乏人体验证 (厂商白皮书数据)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功能意义
主活性物 C16-C18烷基聚氧乙烯(10)磷酸酯 分子量≈690 g/mol
HLB值≈12-14
乳化/清洁核心功能载体
相关杂质 二酯化合物(≤8%)
游离聚乙二醇(≤5%)
可能增加刺激性
影响黏度稳定性
需工艺控制保证纯度
反离子 钠/单乙醇胺/三乙醇胺 pH 6.0-7.5 (1%溶液)
溶解度差异
影响电解质相容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洁面产品:与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降低刺激
  • 膏霜/乳液:与非离子乳化剂构建稳定液晶结构
  • 防晒产品:提升无机防晒剂分散稳定性
  • 护发素:阳离子调理剂相容载体

关键协同组合

  • + 鲸蜡硬脂醇:增强层状液晶相形成,提升保湿性
  • +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复配降低表面张力,提高温和性
  • + 聚二甲基硅氧烷:改善铺展性与丝滑感
  • + EDTA二钠:螯合钙镁离子防止絮凝

配方注意事项

避免与高浓度阳离子聚合物直接混合,建议分阶段添加。pH适用范围4.0-9.0,强酸性条件下可能水解。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 CIR评级安全 (浓度≤5%) (CIR Final Report, 2016)
  • 眼刺激性:兔眼试验得分2.3/110,属轻度刺激
  • 致敏性:HRIPT试验阴性 (n=217)
  • 1,4-二噁烷控制:需经分子蒸馏确保 ≤ 2ppm

适用人群与禁忌

  • 推荐适用:敏感肌清洁产品、婴幼儿护理品
  • 慎用情况:磷酸酯过敏史患者 (罕见)
  • 配伍禁忌:高浓度多价金属离子 (Ca²⁺, Mg²⁺)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分析

  • 中高端市场:常见于药妆及"纯净美容"产品
  • 宣称关键词:"温和洁净"、"敏感肌适用"、"无硫酸盐"
  • 价格基准:$15-25/kg,高于传统硫酸盐类

消费者认知偏差

  • "磷酸酯=化学刺激"误解:实际刺激性显著低于SLS
  • "聚醚类致癌"谣传:混淆环氧乙烷原料与成品安全性
  • 正确定位:经认证的温和替代表面活性剂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多重功能:兼具乳化/清洁/肤感调节三重功效
  • 配方宽容度:优异电解质耐受性,pH稳定性好
  • 安全性:经认证的敏感肌适用成分

未来研究方向

  • 屏障修复机制需人体试验验证
  • 环境降解性优化:提升生物降解率(当前约78%)
  • 纳米乳液中的应用潜力探索

发展前景

随着"温和清洁"市场需求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用量将达8.5万吨/年。需加强消费者教育消除成分误解,同时开发更高纯度等级满足婴童产品需求。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