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蜡硬脂醇聚醚-24
鲸蜡硬脂醇聚醚-24
中文名:鲸蜡硬脂醇聚醚-24
英文名:CETEARETH-24
别名:Ceteareth-24
安全性:
17
功效:表面剂, 乳化剂
成分简介
鲸蜡硬脂醇聚醚-24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护肤和化妆品中。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乳化剂,帮助油性成分和水性成分均匀混合,形成稳定的乳液或霜体,防止产品分离。同时,它能增加产品粘度,改善质地,使护肤品更易涂抹和吸收,提升使用感。在护肤品中,常见于面霜、乳液和防晒产品,提供滋润和保湿效果;在化妆品...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鲸蜡硬脂醇聚醚-24 (Ceteareth-24) 全面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鲸蜡硬脂醇聚醚-24 (INCI: Ceteareth-24),CAS号: 68439-49-6,EC号: 500-214-2。
原料来源与生产
- 来源基础:由鲸蜡硬脂醇(C16-C18脂肪醇混合物)与环氧乙烷经乙氧基化反应合成
- 生产工艺:碱性催化剂下高温高压反应,严格控制环氧乙烷加成数(24mol)
- 商品形态:白色至淡黄色蜡状固体或片状物,熔点范围45-55°C (依据:国际化妆品原料词典)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 |
|---|---|---|---|---|
| 乳化稳定 |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HLB≈15),形成液晶结构增强界面膜强度 | 充分证实 | 电镜观察显示形成层状液晶相(0.5-3%浓度) | 1-5% |
| 粘度调节 | 水相增稠(氢键网络形成)与油相结构化协同 | 充分证实 | 流变学研究显示剪切稀化行为(≥2%) | 0.5-3% |
| 肤感改良 | 降低表面张力提升铺展性,结晶控制影响肤感 | 实验室证实 | 体外皮肤模型显示摩擦系数降低22% | 0.5-2% |
| "保湿强化" | 可能通过成膜减少TEWL,无直接保湿机制 | 理论推测 | 无直接人体功效数据 | N/A |
注:"保湿强化"为常见市场宣称,缺乏严格临床试验支持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 主成分 | C16-C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O=24) | 分子量≈1200Da,HLB≈15,CMC:0.001-0.01wt% |
| 同系物杂质 | EO20-28聚醚混合物 | 乙氧基化分布指数PDI≤1.2 |
| 残留物质 | 游离脂肪醇(<1%),1,4-二噁烷(<10ppm) | 需符合ICH Q3C限值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O/W乳液体系:与阴离子乳化剂复配(如硬脂酸甘油酯)
- 膏霜类:与脂肪酸(硬脂酸)形成α-凝胶结构
- 防晒产品:稳定有机防晒剂(阿伏苯宗)
- 护发素:阳离子调理剂载体(≤3%)
协同增效组合
- 粘度协同:+丙烯酸(C10-30)烷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增稠效率提升40%)
- 稳定协同:+鲸蜡硬脂醇(液晶相转变温度提高15℃)
- 肤感优化:+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铺展速度提升35%)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最高使用浓度25%)(参考:CIR 2016最终报告)
- 致痘性:兔耳试验0/5(无致痘风险)
- 眼刺激性:体外测试显示轻度刺激(需控制眼周产品浓度<3%)
适用人群注意
- 敏感肌:建议浓度≤5%(高浓度可能破坏屏障)
- 痤疮肌肤:安全(非致痘原料)
- 禁忌配伍:强阳离子体系(可能沉淀)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中高端乳霜(占比>60%)
- 宣称"丝滑质地"的关键成分(欧莱雅、妮维雅等)
- Clean Beauty争议:乙氧基化衍生物(部分认证排除)
消费者误解
- 误认:"鲸蜡"来源(实际为植物合成)
- 夸大:"抗老功效"(无直接证据)
- 二噁烷残留担忧(实际符合ISO 16128天然指数)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多功能乳化/增稠剂(HLB15-17最佳范围)
- 宽pH稳定性(3-10)与电解质耐受性
- 低温稳定性优异(-15℃无析出)
未来研究方向
- 精准乙氧基化技术(降低同系物分散度)
- 生物基原料替代(棕榈醇转向甘蔗衍生物)
- 与肽类活性物相容性研究